催奶药有哪些,催奶药有副作用吗

时间:2020-07-18    作者:起跑线小编

催奶药有哪些

催奶药有哪些

催奶药有哪些?中医认为,产妇缺乳主要有两种发病机理:气血虚弱、肝郁气滞。这两种缺乳情况,可用以下介绍的催奶药哦。一起来看看吧。

气血虚弱型缺乳多由产时或产后出血过多,或素体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引起。乳汁由气血化生,血不足,乳汁化生无源,则表现为奶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痛感;面色少华,指甲颜色暗淡,食欲不振,身体疲劳,精神不振等。这就可用传统方剂“通乳丹”治疗。

“通乳丹”出自《傅青主女科》,由人参、黄芪、当归、麦冬、木通、桔梗、七孔猪蹄(去爪壳)组成,方中人参、黄芪补气,当归补血,麦冬滋阴养血,猪蹄养血通络。目前临床应用中,常把人参换为党参或太子参以降低费用,并把木通换为通草以避免肾脏的不良反应。

肝郁气滞型缺乳可能跟新妈妈在产后生气、精神压力大及素性抑郁有关,临床表现为产后乳汁分泌少,乳房胀痛,胸胁胀满,心情抑郁不乐,或有低热,舌苔薄黄。这类产妇可使用“下乳涌泉散”。

“下乳涌泉散”出自《清太医院配方》,由王不留行(炒)、青皮、通草、漏芦、当归、桔梗、地黄、白芍、川芎、白芷、天花粉、柴胡、甘草、穿山甲等14味药组成,能通络、行气、养血。目前市场上有出售此方的成药。

此外,年轻妈妈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辅助催奶。或者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药膳,一旦乳汁充足,就可以停用了。产妇产后气血不足、身体虚弱,久用冬虫夏草、鹿茸等热性药膳以后容易上火,有可能对产后恢复不利。

催奶药有副作用吗

催奶药有副作用吗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药物中,大部分都能从乳汁中排汇。由于药物的分子量、酸碱度、水溶性或脂溶性等情况不同,在乳汁中的含量也大不相同。催奶药还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哦。

乳母所需热能和营养素比普通成人高,所以餐次要比平时多,营养物质的浓度要比平时大些,食物种类也要全面,所需营养一般可与孕晚期相同,但对能量、碘及Va、Vb1、Vr2、Vc的需要还要高于孕晚期,故应合理安排每日膳食,乳母每日应多喝一些汤、水、每餐中应有汤和粥,宜多吃些牛乳、豆乳及其制品,以利于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需适量吃些主食,保证供给充足的能量,吃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为了摄取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随着婴儿生长发育,乳母的乳汁分泌量会持续增加,在整个哺乳期,特别是婴儿3个月——7个月时,由于乳汁分泌量增加需要持续供给较多营养,而出了月子就吃普通膳食,乳母不宜饮酒,也不宜吃辛辣和过咸的食物,吃药也要十分慎重。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