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是不少新妈妈都会遭遇到的困扰。从中医学的角度上来看,便秘有虚实之分,而产后便秘多属阴虚型便秘。这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要丢失了大量津液和体液,再加上新妈妈本身就是便秘“青睐”的对象。如果这时,新妈咪再陷入以下三个误区,则会使便秘更严重。
图片来源于华盖
一、不分体质一味进补
多数人都认为,女性生完孩子后都应该好好补一补。但究竟该如何进补,却非人人都知道。专家指出,一些燥热、温补的药材,尤其是参、茸等补品,产妇吃得过多同样可伤津,引起阴虚型的便秘。
产后大出血的病人服用参汤是没问题的,但并非个个产妇都气血大亏。进补一定要根据体质有选择地进行,对于那些本身比较燥热,或是属于阴虚体质的人而言,如果再喝参汤,身体很可能受不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进补更要谨慎。
二、卧床少运动
老一辈的人认为生完孩子后最好不要下地,躺在床上休息的时间越长越好。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并不利于产妇的健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产妇本身就容易气虚,如果活动太少,大肠的蠕动功能会减弱,从而无法运化糟粕,也会导致便秘。
图片来源于华盖
健康、顺产的产妇,产后第二天即可开始下床活动,也可以在床上做产后体操,比如缩肛运动,锻炼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门部血液回流。具体方法是:做忍大便的动作,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早晚各一次,每次10至30回。同时翻身活动和轻轻顺时针按摩脐部,可促进肠蠕动。
三、鱼肉营养过剩
目前多数产妇都会大量进食动物性食品,而蔬菜、水果、奶类的摄取量较少。相当多的产妇之所以不吃或少吃水果蔬菜,主要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吃凉性食物,而水果蔬菜均被认为是凉性的。
有些新妈妈在月子里甚至每天吃一只鸡,而且顿顿都是大鱼大肉。这种高蛋白饮食不仅容易造成产妇便秘,还可能造成某些婴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反而会影响母乳的质量。
还有一些女性认为喝水会造成乳汁稀释,于是在月子里总不敢多喝水,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喝水可以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不喝水反而容易引起便秘。而乳汁中适当的水分比例也是婴儿必需的,否则异常的高蛋白乳汁也会导致婴儿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