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药,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

时间:2020-07-17    作者:起跑线小编

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药

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药

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产褥期疾病,是指乳房乳腺受葡萄球菌感染而引发的乳房发炎、化脓的疾病。最常见的乳腺炎是产妇哺乳期乳腺炎,一般始发于产后的一个月内,也就是哺乳期的开始。专家提醒,哺乳期乳腺炎要积极用药治疗,但不能乱吃药,否则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宝宝的母乳喂养。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药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1、全身应用抗生素。为防治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生素。

2、中药:中药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

3、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理疗。

4、哺乳期乳腺炎早期可采用青霉素80万~100万U加1%~2%普鲁卡因10ml溶于等渗盐水10~20ml中、在肿块周围封闭注射。

温馨提示: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在出现乳腺炎疑似症状后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乐观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

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

产后妈妈们都以为经过10个月的小心翼翼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结果却发现乳房胀痛,乳房表面的皮肤发红,还有部分产妇会有发烧的现象,这就是哺乳期乳腺炎引起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以更好地去防治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因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产褥期常见病,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常表现为高热、寒颤等,类似于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压痛及搏动性疼痛感。

哺乳期乳腺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细菌由乳头破损、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入侵感染。初产妇产后1月内是乳腺炎高发期,因为新妈妈缺乏哺乳经验,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容易让细菌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行至腺小叶而发生感染。产后6个月婴儿开始长牙,容易损伤妈妈乳头,给细菌入侵制造机会。到断奶期是因为奶水排出不充分,更容易患上急性乳腺炎,妈妈们要警惕乳房疼痛、出现硬块、怕冷发烧等情况,这些都是急性乳腺炎的表现。

2、乳汁淤积很可能导致入侵细菌的繁殖生长。乳汁分泌过多或婴儿吸乳少、哺乳姿势不正确、乳头发育不好(过小或内陷)、乳腺管不通畅等也会造成乳汁淤积,容易引起乳腺炎。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