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我还能做妈妈,谢谢医生!”日前,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产科,患有重度肌无力的产妇周女士产下一个3700克的女婴后顺利出院,抱着来之不易的“千金”,周女士心情难以言表。
怀孕后喜忧参半
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周女士被确诊为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肌肉丧失收缩功能,表现有眼睑下垂、吞咽咀嚼困难、发音不清、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学上一般禁止患此病的妇女妊娠、生产。因为该病不仅有可能通过产妇传给胎儿,且孕期不能进行药物治疗,而且最大的危险在于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母亲和胎儿均有生命危险。
然而,周女士最大的愿望还是能够做妈妈。2014年底,周女士成功怀孕,但妊娠进展的同时,她的病情也在逐渐加重,出现进食、吞咽困难等症状。在别人眼里怀孕生孩子是喜事,而这位准妈妈却是焦虑与困扰,这个孩子的到来可谓喜忧参半。
产前突然病情加重
7月中旬,周女士因出现了发音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并出现临产征兆转到市人民医院产科。此次入院,她面临两大难题:首先是分娩方式的选择问题,如果自然分娩,可能由于分娩后期患者无法有效使用腹压而导致难产,而如果采取剖宫产手术,则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另一大难题是由于母亲的体内存在的乙酰胆碱受体自身抗体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出生后也可能会出现短暂性重症肌无力,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新生儿肺炎甚至新生儿死亡。事实上,重症肌无力患者并不多见,发病率约0.1‰—0.4‰,而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更是罕见,该病可能在怀孕期间对孕妇造成影响,而孕期的前3个月及分娩后1周内是高危险期。
剖宫顺利产下女婴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产科所有医护人员高度重视。主任马锦琪对产妇进行了各方面体格检查,多次进行全科病理讨论,并积极联合多学科协助诊治,与麻醉手术科、神经内科、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专家们一起,制定完备的分娩和母婴监护计划。副护士长徐惠英及时关心、即时指导、实时了解病情发展,责任护士完善各项风险评估,给予全面预见性的护理。各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分级护理,护理细致入微。
生产前,考虑到重症肌无力产妇手术可能激发重症肌无力急性发作而导致呼吸肌无力,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紧急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维持呼吸,产科做好了充分准备,围手术期间备好专用急救药和急救设备。在制定了完备的治疗方案后,周女士在腰麻下行
剖宫产术,平安生下一3700克重的女婴,术后恢复良好。
日前,周女士终于出院了,手挽着老公,眼里是藏不住的笑容。重症肌无力合并妊娠实属罕见,也是市人民医院建院以来遇到的首例重症肌无力孕产妇,产妇出院后全体产科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再学习,为更好的治疗和护理该类病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