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时候为什么一睡觉就闹脾气?

时间:2015-05-19    作者:起跑线
    女儿刚上幼儿园那会儿有个“毛病”,只要是一上床睡觉,一准儿要使性子发脾气。

    还总是在被窝里闹,不是褥子铺得不平了,就是枕头放歪了,要不就是被子盖得不严了。已经是五月份了,天气都渐渐热起来,还要那么严实干什么!我们以为,无非是困了,全是困魔闹的。

    她一闹脾气,就要一个钟头。

    我说:“又开始了。”意思是开始闹脾气了。

    她一听就急了,腾地就从被窝里坐起来,大声嚷嚷:“什么开始了?我又不是电视,什么开始了!”

    惹得大家要笑半天。因为当时我们住的平房院里几家都有电视,每次电视剧一开始,都相互招呼说:“开始了,快看电视!”女儿就以为“开始”这两个字,只是播放电视剧的专用语。不能用在别的地方,更不能用在她闹脾气上。

    那天晚上,女儿又闹了一大通脾气,从六点一直闹到八点钟。后来妈妈打了她两巴掌,才说了软话,服了输,表示今后不再发脾气了。

    但到睡觉时,又为被窝铺得不好发脾气。成天价总是没有顺心的时候,脾气闹起来没完没了。

    那个时候,因为她妈妈的痔疮动手术,躺在家里已经有两三周了,痛苦得很,我一再迁就她,不轻易给她发火,怕她妈妈烦得慌。但这孩子太任性,你越是迁就她就越来劲,瞪着鼻子上脸。

    你训斥她,她不服;你给她讲道理,她嘴皮子厉害,能说会道,歪理多得很,那真是“有理说不服,没理狡三分”。你说她一句,她后边有三句等着你呢!她说出话来,很噎人,因为她说出的话,不像四岁零三个月的孩子说的话,常常弄得人啼笑皆非。

    你指出她又发脾气了,她死活是不承认:“我没发脾气!就是没发脾气!”

    你发火,批评她,反咬一口说:“你不兴好好说呀!”她闹脾气,把大人火惹起来了,她反过来批评大人发火。

    听幼儿园老师说,她在幼儿园晚饭吃得不多。回家后是只顾了玩,我们大人吃饭她也顾不上吃。

    那天,女儿把嘴贴在妈妈的耳边轻轻地说:“妈妈,晚上我睡觉时饿极了。”

    啊,原来每天晚上睡觉,她老是使性子闹脾气,是因为肚子饿。

    后来,我们从别的家长那里得知,每天晚饭时,老师总是这样鼓励孩子们要多吃,吃饱:“小朋友们,看谁吃得多。吃饱了,回家大人吃饭时就不要再吃了。谁要是回家后晚饭不再跟大人一块吃了,第二天我就给他发一朵小红花!”

    我再接女儿时就问了问女儿:“我们吃晚饭时你总是说不饿,不跟我们一起吃,是不是就想得那朵小红花呀?”

    女儿点头说是。

    我们很后悔我们家长的粗心大意,误解了女儿,错怪了女儿,让女儿蒙受了不白之冤屈。

    她每天晚上睡觉时使性子闹脾气,并不是女儿矫情,不是女儿不讲理;而是因为那个时候又困又饿,不仅是“困魔”缠绕她,而且“饿魔”也在缠绕着她,又说不清道不明,只得发脾气。

    那天我送她妈妈在去医院换药的路上,给她买了些小饼干,以备晚上饿了充饥,点补点补。

    幼儿园老师鼓励孩子们在幼儿园吃饱吃好,这是对的。但要考虑周全。小孩子在争强好胜心驱使之下,为了得到那朵小红花,即或是很饿,也不愿意丧失得到小红花的机会,这就因小失大了。这不能怪孩子,因为孩子不懂得“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只能怪我们大人太粗枝大叶了,让孩子蒙受了不白之冤。

    对不起,女儿。

    幼儿园每天的晚饭是在下午五点。孩子晚上八九点睡觉也都过了三四个小时了,孩子回家后疯玩疯跑早就饿了,老师应该提醒家长让孩子吃点儿东西再上床。别让孩子空着肚子睡觉。

    这是幼儿园老师的疏忽。

    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大意。

    我每当回想起三十六七年前的这件事,心里总是一阵沉重,内疚。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