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是第二道防线,具体有血清学筛查、B超筛查两种。在怀孕12~14周、20~24周各做一次B超,在怀孕15~20周做一次血清学筛查,70%以上的出生缺陷可以检测出来。
产后新生儿筛查是第三道防线。医生会在新生儿足跟采集三至四滴血做检测,以筛查新生儿有没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除了新生儿遗传疾病的筛查,还会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便尽早干预。
拍一次X光就要打胎不可取
近年来,孕产妇对预防新生儿缺陷认知度渐渐提高,但依然有不少误区。一些准妈妈在怀孕时吃了一些药物,就觉得肚子里的孩子会畸形,于是想拿掉孩子。产科专家介绍,一般临床上会把妊娠期用药的危险因素分为A、B、C、D、X类五类,A级最安全,X级孕妇禁用。具体生病需要吃什么药,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有很多人在准备怀孕时或怀孕后害怕拍X光片或者做超声检查,这其实是个误区。产科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超声检查会对胎儿有影响。至于X线摄片,一次摄片暴露极小剂量,不会增加胎儿畸形与
流产等的损害。拍胸部X线片71429次,累积起来的剂量才会对胎儿产生损害,显然临床上拍片不会达到这个数量。
产检不到位也有很大风险
前几天,妇儿医院有个新生儿因为肠道畸形,刚出生就被送进了手术室。新生儿的妈妈从外地来宁波打工,怀孕期间一直没有在固定的地方做产检,直到怀孕第34周前后,才来到市妇儿医院检查。医生发现,这位新妈妈腹中胎儿的肠道有一段有明显的扩张。孩子出生后,盲肠有一段狭窄,必须手术切除。
目前手术很成功,但医生表示,盲肠具有吸收消化功能,宝宝的盲肠被切掉一截,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到营养吸收,从而对生长发育不利,还要多加观察。
据东南商报(鲍云洁、马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