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00后比90后更有钱更习惯网络化生存

时间:2016-10-24    作者:小波

数据显示:00后比90后更有钱更习惯网络化生存

▲制图/杨仕成

  “网络原住民”

  00后触网率高出90后35.8个百分点

  “能花更爱存”

  00后有零花钱的高出90后6个百分点

  “多半‘00后’不愿和老师说心里话,23.4%的‘00后’存款在5000元以上,‘00后’使用过电脑的有94.7%,高出‘90后’13.4个百分点。”一份从学习、价值观、消费、休闲生活等方面描摹“00后”轮廓的数据研究新鲜出炉。

  10月20日,以"十三五’时期青少年发展”为主题,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主办,四川省青少年研究会和共青团成都市委承办,西南民族大学团委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在成都开幕。在开幕式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发表了研究成果。据了解,该调查组2015年在北京、广东、上海、山东等10个省市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360份。数据结果与2005年对“90后”的调查数据进行了代际对比。

  少倾诉

  多半“00后”不愿和老师说心里话

  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课题组调查发现,相比“90后”,“00后”对师生关系中的人际关系评价低。其主要表现为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亲密感、认同感和工具性支持都明显减少。例如,“90后”在遇到困难时,有24.5%最愿意向老师求助,而“00后”只有12.9%。

  “因为感受到老师的情感支持比较少,‘00后’主动与老师进行情感沟通的意愿也不强烈。”课题组指出,54.9%的“00后”表示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

  在校园安全感的调查中,有23%的“00后”少年儿童觉得校园不够安全。从个体因素来说,年级、家庭经济水平和抚养状况对少年儿童的校园安全感影响较大,29.8%的初中生、35.8%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少年儿童有校园不安全感。交叉分析还发现,31.1%的母亲长期外出务工的少年儿童,31.9%的父/母去世的少年儿童校园安全感差,均高于平均水平(23.0%)。

  专家建议:

  “校园恶性事件、校园暴力和校园意外伤害时有发生,校园周边环境混乱,直接对少年儿童造成了人身威胁,带来不安全感。”因此,不断提高学校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家校配合也很重要,重点关注亲情缺失、家庭经济困难的少年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工作,缓解他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