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儿子,陈燕放弃了恋爱婚姻,做了一个美丽的妈妈
08:20 治疗
陈燕和儿子到医院的时候,只有三个家庭在康复训练中心等着。她找到一个位置,等着医生来为儿子上仪器。
等待间隙,她拿出刚刚买的糯米饭喂儿子。对于儿子来说,这是一顿奢侈的早餐。
通常,陈燕出门之前都会准备好在医院吃的早餐和午餐,用一个不锈钢饭盒装起来。所谓的早午餐,有时候是炒饭,有时候是稀粥或者面条,每天只有一样东西。甚至,如果当天带的饭在医院没有吃完,陈燕还会带回家来当晚餐。“天天在外面买饭买不起。”
而今天这顿糯米饭不一样。在医院门口,儿子看到了糯米饭的摊摊就不走了,眼巴巴的喊着“妈妈,妈妈”,意思想要吃。
陈燕大喜,“他现在会要东西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刚刚接受治疗的时候,儿子虽然已经将近3岁了,可是就像个小木头娃娃,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会跟人交流,“眼睛看到哪里都是直勾勾的。”
那时候陈燕一度绝望,“这娃娃还能治好吗?”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贵州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康复科护士长蒙家纺介绍,陈浩然的治疗分为理疗、水疗、认知训练、运动训练等,每天要进行大概5个小时。“陈浩然的治疗效果应该说是很不错的。第一年的治疗结束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可以扶着墙慢慢走了。刚进来的时候,他每天还是他妈妈满头大汗的背着来。”她说。
这也是陈燕坚持的动力,“我儿子一定能治好。”今年9月初,治疗刚刚开始的一天。陈燕带着儿子做完水疗,给他穿好衣服之后,就去收拾书包。收拾好一转身,陈燕慌了,儿子不见了。
她扔下书包就往外跑。跑到走廊上,他看见儿子正在独自吃力的向前走。为了保持平衡,儿子双手张开,身子一拱一拱的向前走,像一只小鸭子。望着儿子吃力的背影,陈燕哭了,“终于会走了。我的宝贝太厉害了。”
现在,虽然平衡感还差一些,儿子却已经能独自走得很顺畅,甚至可以跑。有时候,儿子一跑起来,陈燕因为脚跛根本追不上。“为了抓住他,我就跟他躲猫猫’。”陈燕说,她一躲起来,儿子就会来找她。
而这一天,儿子又开始知道要东西了。“这说明他长心眼了啊,他一点也不傻。以前哪有这样的时候。”陈燕乐呵呵的为儿子买了一盒糯米饭。
儿子要吃东西,或者累了不想走的时候,就会喊“妈妈,妈妈”。这是在差不多一年前学会的。那时候,陈燕去找了些土方子给儿子熬药。药难喝,儿子每次都抗拒。为了哄儿子喝药,陈燕告诉儿子,“宝贝乖,喝了药就会喊妈妈了。”
没想到,就在一次喂药的“斗争”中,儿子在挣扎中叫出了“妈,妈妈”。
儿子的吐字并不清晰,但是这两个字足以击中陈燕。她不顾一切做了这个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五年的妈妈。他不会吃饭,她喂他;他不会走路,她背他。他不会说话,她就说给他听。
在陈燕终于听到儿子喊出妈妈的那一瞬,她抱着儿子呜呜哭了起来,“这么多年终于会喊妈妈了。”她记得,那一天,她哭了很久,因为有太多的委屈需要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