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叫停:学校和家长都要遵循适度原则
除了昆明,“家长作业”在省内外很多城市都并不少见。年初,浙江省教育厅就有相关文件叫停“家长作业”,认为家长在孩子作业中应该起到督促、支持与鼓励的作用,而不是让孩子在作业过程中养成对家长的依赖。同时还列举了11种容易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作业,包括小学低年级语文听读作业、听写作业、数学拓展作业、制作各类小报等,引起了众多爸妈的关注。
“家长作业”该不该叫停?我省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余允珠认为,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遵循适度原则,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目前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共同成长,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学校有些作业的确很为难家长,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和精力完成。学校布置作业应注意方式方法。”
此外,还有专家提醒,如果作业要避免家长代劳,老师们要提高甄别能力,如果发现学生的作业有成人痕迹,一律不能拿高分;至于爸妈们,面对孩子的作业评价,也应该淡定一些,学会为自己“减负”。
相关 · 阅读
▎亲子作业“逼”全职妈妈 当幼儿园老师学手工
学校的亲子作业有多“亲”?“亲”到可以“套牢”家长。昨日,一位家长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真实故事:她抛开全职妈妈身份重新上岗后,选择在一所幼儿园上班,只为有精力、有能力帮孩子做亲子作业。
家住汉口古田四路的孙菁生了孩子后当起全职妈妈,儿子小易目前在水厂路小学读书。学校经常会布置一些家庭亲子作业。为了完成这些作业,全家人常常一起上阵。孙菁告诉记者,除了班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学校还开设了形形色色的社团,也喜欢布置一些作业。“折纸、画画等小手工经常会有。”她说,“儿子把这种作业带回家后,我就得帮着一起做,很费力气。”
即使是自己擅长的折纸,孙菁都感觉“看上去简单动手难”。首先要挑选材质合适的彩色纸,接着得设计图案,再在网上学教程折成各种动物形态,折好了还得涂颜色。“这还没完,不仅要做得有立体感,还经常要把好几个折纸拼成一幅新的画”。她感叹,这类家庭作业,孩子一个人没法完成,比的是家长的“智商”,拼的是家长的“功底”。
孙菁自信自己的“功底”很不错,不仅擅长折纸,而且也不排斥做手工,最关键是有大量时间可以耗在作业上。即便如此,她和儿子完成一项作业也需要数小时,随随便便一个晚上就没了。为了儿子的作业,不止当妈妈的一个人在“战斗”,爸爸和奶奶也经常上阵。孙菁的丈夫开有一家公司,平时工作非常忙,但碰到儿子要做模型一类的高难度作业,他也只得抽空帮忙。有一次,学校布置做工艺品,孙菁实在不会,最后是小易的奶奶做了个风铃,顺利“交差”。此外,他们一家还做过布沙包、布娃娃、纸灯笼、纸房子……
不久前,孙菁终于重新上班,她选择在一所家附近的幼儿园当老师。她的求职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有能力带孩子。她觉得在幼儿园上班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手工作业很多,自己可以趁机学一些新花样。她说:“要是家里两个人都忙的话,陪孩子就很辛苦。所以,我只有上这样的班才能与孩子的作息同步,不然连作业都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