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 阅读
▎给宝宝建立物权的概念
●宝宝偷拿别人东西的原因
1. 放纵宝宝或过度严格。
现在的宝宝绝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把宝宝的要求视为圣旨,不管什么样的要求都会满足,使得宝宝没有是非标准,想得到什么东西就会毫无顾忌的去拿,慢慢的,宝宝就会养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偷窃。也有的家长对宝宝过度严格,宝宝希望得到别的小朋友拥有的东西,家长不能满足宝宝,又不做任何解析,这是宝宝就会觉得非常失望,这种情况下宝宝就会产生偷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
2. 缺乏关注。
有的宝宝偷拿别人的东西,并不是真的需要那种东西,而是想通过这种行为来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这种宝宝通常是生活在父母都非常忙碌的家庭中,他会觉得爸爸妈妈不关心自己,不注意自己,因此故意那别人的东西,让小朋友去告状,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华盖
●处理方法
1.建立物权的概念。
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她专用的日常用品,例如碗筷、衣服、鞋子等不要和被人混用,帮助她从小建立“我的”“你的”“他的”的概念。给宝宝一个房间或一个他自己的地方来放置他自己的东西,,让他自己管理。同时帮助宝宝建立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不经同意,不能随便那别人的东西。还有,帮助宝宝养成征求别人同意的习惯,,那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之前一定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而别人要向她借东西的时候同样也必须要有他的同意。例如,宝宝要借宝宝的铅笔的时候,一定要先问问他,如果宝宝同意借,不要忘了说声“谢谢”,用完以后一定要归还。
2.信任宝宝。
宝宝背着爸爸妈妈拿别人的东西,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心理不一定就有“偷”的概念,因此,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该巧妙地让宝宝讲清楚来龙去脉,如:我喜欢这个东西,可是家里没有,我就拿了别人的;他欺负我,我就拿他的东西,让他找不着……父母应该相信宝宝不是有意去偷别人的东西,即使是因为发泄不满的情绪有意去做的,父母也要耐心的跟宝宝讲清楚道理,说明这样做是不对的,鼓励宝宝把东西归还给人家,只要宝宝把东西还回去了,就应该表扬他。这样宝宝明白了事理,并体会到父母的信任,类似的事情就会避免发生了。
3.分辨是非。
宝宝年纪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需要成人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宝宝体会故事、游戏中小朋友丢失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感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提高宝宝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宝宝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不再随便那别人的东西。
4.榜样作用。
宝宝的模仿能力强,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因此,父母首先要严于律己,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发现宝宝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应该耐心教育,让宝宝几时归还,并且告诉宝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宝宝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