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成功后,医生们十分关注这个小不点的恢复情况
这几天,怀孕26周早产、出生时体重仅700多克的女婴茜茜(化名)终于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在此之前,这个女婴除了面临早产儿的所有风险外,还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
因为她的心脏只有半个鸽子蛋大小,医生说,这台手术十分艰难。幸运的是,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医生们的通力协作下,手术成功了!
说起手术,拿了20多年手术刀的小儿心胸外科主任医生赵琦峰形容说,自己还有些“战战兢兢”。
这或许是国内实施的心脏病手术中,年纪最小的患者。
▎26周早产女婴 患了先天性心脏病
来自台州的唐某夫妇结婚多年,但一直未能怀上孩子。眼看年近不惑,夫妻俩最终选择了试管受孕。今年上半年,妻子如愿怀上了双胞胎。
10月31日,只有26周的姐弟俩出生。但不幸的是,这对早产的双胞胎不久后就出现了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严重症状。
第二天,姐弟俩从台州被送到温医大附二院新生儿科,由于病情严重,男婴不幸夭折。
而当时体重不足800克的女婴茜茜,除面临早产儿的所有风险外,还被查出患有一种早产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只能高度依赖呼吸机辅助呼吸。
“这种病一般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小,发生概率越高,在28周前早产的婴儿中发生率占80%。”医院小儿心胸外科主任医生赵琦峰对这种病例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赵医生说,由于婴儿在母亲体内时,动脉导管是连接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血管通道,婴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是会闭合的,“这个女婴早产了太多时间,所以她的动脉导管还没有闭合。”
这样的情况是相当危险的。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可能引起坏死性小肠炎、脑血流异常、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慢性肺病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