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确诊脑损伤 父亲质疑医院隐瞒事实并篡改病历(3)

时间:2016-11-29    作者:小波

▎原始和封存病历有变化

  9月19日,小安从儿科医院出院。儿科医院出具了“新生儿出院后门诊随访知情同意书”,医院的诊断情况不容乐观:新生儿窒息、湿肺、先天性卵圆孔未闭、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最后一项“新生儿脑病(脑损伤)?”的疑似诊断,在钱毅的心里埋下一颗不知何时爆发的定时炸弹。

  当天,钱毅想把儿子先带回妈妈身边,但遭到了禾新医院的拒绝。医院的理由是,孩子已经从禾新医院转院了,再回来“名不正言不顺”。

  院方的态度直接点燃了钱毅心中压抑许久的怒火,“我老婆还住在医院,让分别这么长时间的孩子先回到母亲身边,然后再一起去月子中心,这个要求过分吗?还是你们医院害怕承担应有的后果?”最终,禾新医院还是接纳了婴儿。

  9月20日,在徐汇区医调委的督促下,禾新医院通知钱毅就此事进行商谈,一场父亲和医院的战火,愈燃愈烈。

  当天下午2点,钱毅和律师带着一份草拟的备忘录来到禾新医院,提了四点内容:1、封存医学病历档案;2、禾新医院后期对孩子进行持续的关注和陪同随访;3、家属购买的6万元套餐只能在医院住4天,产妇后来多住的几天费用如何测算;4、孩子后期随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身体出现问题(一般要6个月至1年才能看出孩子是否存在脑损伤等其他问题),要求有第三方机构介入并进行鉴定,如果鉴定结果为医院在孩子出生时存在医疗过错等情况而造成的问题,医院需负其相关责任并进行相关赔偿,同时双方需就此事签署一个书面说明,认可有此事的存在。

  院方派出的会谈队伍包括市场部吴小姐、帮叶文接生的杨副院长、新儿科夏医生和一名法务。

  对于钱毅提出双方签署备忘录的要求,院方一直没有明确的态度。当天的会谈一直僵持到晚上8点,院方这时才到场的一位律师明确表示:除封档案外,上述其余三条均不能达成一致。

  最终,钱毅同意当晚先把病历档案封存,其他事项再议。

  在此过程中,院方工作人员一个小动作却引起了钱毅的警觉。他起身离开会议室,路过一间办公室时清楚地看到,之前与他会谈的吴小姐与旁边的女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档案,但一见到他,两名工作人员突然慌乱无措,胡乱地将手中拿着的文件往包里一塞,他直觉这里面可能有猫腻。

  当晚11点,开始封存病历档案。吴小姐从包里拿出备封的文件夹时,钱毅问了一句“档案是不是修改过?”对方突然神情慌张,并试图将摆在桌上的档案袋抽回。

  钱毅迅速伸手将档案袋按住,“谁也不能动!”双方对峙情绪一度剑拔弩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钱毅选择了报警。

  “在儿子转院时,我到禾新医院来复印过当时的原始病历,包括手术间里的‘分娩记录’,并且拍了照片。”警察到场后,钱毅当着民警的面查看了病历。经过对比,他发现医院准备封存的档案中,好几份材料都发生了变化。

  在“上海禾新医院新生儿出生记录”上,原始病历中的“气管插管‘1’次”,被篡改成了“气管插管‘无’次”,原先的阿拉伯数字“1”,经勾画篡改变形为汉字“无”,旁边添加了四个字“喉罩吸氧”。

  在“分娩记录”里,原件中“急救处理”一项记载的“稀粘液、气管插管1次”字样被一道横线划去,后面重新添加了“喉罩吸氧1次,Apgar 评分(即新生儿评分)10”的内容。

  钱毅随即提出要所有档案的复印件,同时要求封存原始病历,目的为日后走司法诉讼程序时提供笔迹鉴定之用。

  “根据规定,你只能封存复印件。”院方律师态度强硬。

  “你给我24小时,明天让徐汇区医疗委介入调查。”钱毅也表明自己的立场。

  “好,就等你24小时,你搞不出来,我明天下午5点就拆了。”院方律师勉强同意。

  在民警和双方律师的见证下,院方提供了复印件,封存了原件,钱毅拍照并签字确认。双方暂时熄火。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