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男孩遭拐20天后获救 6年后写信致谢民警(2)

时间:2017-02-07    作者:小波

  2.大力增加宣传,从村干部抓起

  上面说过,购买儿童的大多是农村没有孩子的家庭,或者没有男孩的家庭。他们对法律并不是很了解,而人贩子又恰恰满足了他们对“养儿防老”的刚性需求。

  然而,在警察解救被拐儿童时,经常遇到村民的激烈反抗,大多需要趁夜实行解救。原因就是村民对孩子也是一片真心,更是对养育后代的一种执着,村民共同体心知肚明,同仇敌忾。

  所以,法制宣传教育要从村干部抓起,责任到人,让普通村民真正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

  3.捋顺收养程序,让领养不再复杂难懂

  这一点,釜底抽薪,把购买儿童的需求彻底掐断。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合法、正规、透明、方便的途径能够领养一个孩子,谁还会冒着被判刑的危险去买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呢?

  根据《收养法》,领养程序倒是不复杂,复杂的是去哪儿能找到合适的孩子领养。抚养孩子真正有困难的家庭,可不可以有一个方便的途径将孩子交给需要的家庭领养,政府如何疏通这个渠道。我想这是比惩治人贩子更紧迫更重要的问题。

  从需求源头入手,利用市场的方法杜绝一种交易,远比高压方法来得有效率。

  做好一个家长的职责,为孩子的安全做好保障

  在各方讨论的声音中,某微信公众号抛出了一个貌似惊人的言论:你只是帮别人赚钱。指出朋友圈刷"人贩死刑"是在做营销!

  作为家长,转发倡导不如做些更实际的,把拐骗者的欺骗伎俩告诉孩子,并教育孩子如何避免被拐骗,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脱,以培养孩子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