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患儿给相伴数年护士写信:别累坏身体(2)

时间:2017-02-18    作者:小波

▎收到卡片:“她的爱给了我职业获得感”

  近日,当陆群峰前往医院看望佳英时,意外收到了一张红色的卡片——上面有佳英亲笔画的自画像,文字表达了想念与关心。

  “在一般孩子看来很简单的动作,写字和画画,对佳英来说都很难,这张卡片特别珍贵,她的爱给了我职业获得感。”陆群峰说,尽管每次陪伴佳英的时间都很短暂,但这个13岁女孩的心思特别细腻,特别珍惜医护人员对她的关爱与付出,这让大家都感觉很温暖。

  陆群峰告诉记者,在她从业20年来,时常目睹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曾一度让她对这份职业失去信心,是身边这些可爱又真诚的患儿让她感受到从事这份工作的意义,“或许在外人眼里看来,医院的病房有些冷冰冰,但在我眼里,病房里的医患关系却是温暖的。”

  不仅仅是她一个人,整个病区的医生护士、护工等都像家人一样,照顾着重症疾病患儿。

  “包括PICU主任戎群芳,因为家长进不去PICU,她就拉了一个家长微信群,时不时发孩子们的动态给家长看,护士沈群就像是这群孩子们的知心姐姐,每天陪他们聊天、陪他们玩,而孩子们过年一听说护工阿姨要回老家绍兴,大家都很舍不得她走,喊着让她早点回来。”

  陆群峰说,长时间的陪伴,医护人员就像孩子们的父母一样,什么话都能说,孩子要看书或者要画画,医护人员会帮他们去买来书籍、纸和笔。

13岁患儿给相伴数年护士写信:别累坏身体

13岁患儿给相伴数年护士写信:别累坏身体

13岁患儿给相伴数年护士写信:别累坏身体

▎“机器永远替换不了医患关怀”

  施佳英写给病区里另一名患儿的部分书信,里面充满了对护理部主任陆群峰的牵挂与关心。

  更让陆群峰觉得意外的是,在前不久,施佳英经常与病房内的另一名住院患儿书信沟通,交流主题无一例外都是“陆老师”。

  陆群峰说,这名与佳英互动的患儿名叫陈坤,两人同龄,生日就差了2个月,都是长期卧床的患儿,书写对他们来说都很难。

  其中,在佳英写给陈坤的一封信件中提到:“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陆老师了,好想念她呀!她到底什么时候来呀!我们该不会永远也见不到她了啊,每个星期二都很忙来不了,真难过极了!我每次化了妆等她呢!我很想感谢她,给我发奖状,这可是我一生的愿望啊!”

  另一封信写道:“陆老师,听说你的脚扭伤了,所以就不来看我们了,真希望你的脚上能快点好起来,能来看我们!我和陈坤都好想你啊!都好担心你的,担心得都睡不着觉呢!……”

  陆群峰说,因为工作关系,再加上每次要赶班车往返两个院区,自己并不能每周都抽出空来去看佳英,没想到会让佳英那么失望,也没有想过一张鼓励她坚强的奖状,对她来说那么重要。

  “住在重症病房的患儿都是心思很敏感的孩子,他们有些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时刻得到父母的关爱,内心更为敏感,也更加懂得珍惜别人对他们的付出。”从事护理工作20年,有两个孩子的陆群峰更能理解孩子对爱的渴望。

  “医院并不应该只是治疗疾病的场所,更应该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地方。”在陆群峰看来,机器永远只是机器,无论医疗技术和设备多么先进,永远替代不了医患之间的人文关怀,患儿更需要感受冷冰冰的病房里那一点点温暖,“每次在招录护士时,我首先要问的就是‘你爱孩子吗’,这是作为一名儿科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陆群峰说:“或许有一天,这些孩子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这里,但在住院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可以给他们的是更多的爱和付出,让他们坚强面对生命。”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