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食前忌动,食后忌静。一般来说,人在运动时,血液大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除胃以外的其他脏器中,所以在饭前最好不要做剧烈活动,以免胃肠部位因血液缺乏而影响消化。但在吃完饭后,如果呆坐不动,胃肠也会被迫减缓活动量而造成食物停滞在胃肠形成积滞。饭后适当走一走,可以帮助胃肠消化吸收,所以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之说。
6.胃好恬愉。情绪会影响饮食消化。当生气、着急、悲哀、害怕或受惊时,有人会发生恶心、想吐、不想吃饭的现象,这就是情绪影响着消化功能的表现。而进食前情绪特别好时就会吃得很香也很多,吃完后也会很容易消化。所以在饭前、饭后,父母不要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否则会使孩子的脾胃受到损伤。
7.食贵有时。主要是说要坚持好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如此一来,猫叫综合症的婴儿孩子在一定的时间会产生饥饿感,胃肠内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液,而使吃进的食物能顺利地消化和被吸收。
8.慎用医药。用药不当会伤及孩子的元气。孩子生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能用天然药物就不用化学药物;能用某种物理治疗方法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药物治疗;更不要一味求疗效,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药。另外,孩子进补宜慎重。现今生活富足,孩子体质偏虚的少,偏实的多。父母如果不辨明孩子当前的体质情况,一味让其进补,结果常常是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尤需慎重。孩子饮食调养的责任在父母,父母应该精心观察孩子的食欲、精神状态、睡眠和大小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孩子在青春发育期以前,他们的行为、能力都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熟,在吃、喝的问题上不能任意而为,而应在父母的指导下吃和喝。因此,父母掌握好孩子的饮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