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华盖
五、葡萄糖—六—磷酸盐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症)
发生机率:是常见的性联遗传先天代谢异常疾病,约每100个宝宝就会有3个。
症状:主要是宝宝体内红血球之葡萄糖新陈代谢发生异常,患有此病症的宝宝在接触某些药物时,如吃蚕豆、接触?丸(臭丸)、擦紫药水,服用磺胺剂及解热镇痛剂等,常容易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如未及时处理会导致核黄疸、智能障碍,甚至有生命危险。
治疗:早期确认宝宝健康状况,只要避免接触上述之致病因素,将可减少对宝宝的伤害。
六、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CAH)
发生机率:约每1万五千个宝宝就会有1个。
症状:此症最常见的因素为肾上腺21—羟化酵素缺乏,临床表徵因「21—羟化酵素」缺乏的质与量不同而有:
(1)「失钠型」,大部分在新生儿时期因盐分大量流失会造成紧急危险状况,若疏于诊断,极可能因而致死。
(2)「单纯型」,此类女婴会有异常性徵,成长后无月经、过度男性化、不孕、及发育异常。患病之男婴也会有发育上的问题。如未早期发现,生理与心理矫治均甚困难。
(3)「晚发作型」,患者在婴儿期以后才出现症状。
治疗:先天肾上腺增生,除了晚发型以外,都可经由筛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新生儿生命危险,依其缺乏予以适量补充药物,可使之正常发育及成长。
七、枫浆尿症(MSUD)
发生机率:国内发生率尚在评估中,欧洲白人约每12万个宝宝就会有1个,美国约25万个宝宝有1个。
症状:由于患者的体液和尿液会有枫树糖浆的甜味因而命名为枫浆尿症。罹患典型此症的婴儿,在开始餵食后数天,会逐渐出现呕吐、嗜睡、食慾减低、唿吸急促、黄疸、抽搐等现象,严重者会意识不清、昏迷甚至死亡。此症是特殊支链胺基酸代谢异常的罕见疾病,使得支链胺基酸(缬胺酸、白胺酸、异白胺酸)的代谢无法进行顺利。
治疗:早期发现及治疗对新生儿是十分重要,可让宝宝较有正常的生长及智能发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八、中链脂肪酸去氢酶缺乏症
发生机率:国内发生率尚在评估中,欧美地区约15,000个宝宝有一个,是最常见的一种脂肪酸代谢疾病。通常会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出现临床症状。
症状:宝宝会因缺少中链脂肪酸去氢酶,使得脂肪代谢无法顺利进行,不完全分解的脂肪堆积在体内产生毒性,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引发呕吐、肝臟肿大、低血酮性低血糖、意识模煳、昏迷及抽搐等现象。虽然有部分病人没有症状,这个疾病有25%的病例在第一次发作时死亡,也常被误诊为“婴儿猝死症”。
治疗:早期筛检可预防疾病的发作,在急性期快速治疗低血糖症状,长期治疗则是要在就寝前提供碳水化合物点心,避免长时间禁食,以及积极治疗感染或胃肠炎等突发状况。如能妥善预防伤害的发生,预后是相当好的。
九、戊二酸血症第一型
发生机率:国内发生率尚在评估中,美国约2万个宝宝有1个,是一种胺基酸代谢异常的罕见疾病。
症状:宝宝因为缺乏戊二基辅酶A去氢酶无法正常分解离胺酸与色胺酸,有毒产物(如戊二酸等)过量堆积于血液与组织中,造成渐进的神经症状及急性的代谢异常。通常宝宝在出生几个月内,可能没有异常或仅有无症状的巨脑,但在婴儿期的晚期逐渐呈现出运动困难、渐进式的舞蹈徐动症、肌肉低张到僵硬、麻痹、角弓反张(四肢向外翻转,身体呈弓状)等症状,也可能会有癫痫或昏睡昏迷的急性发作。
治疗:早期发现及治疗对新生儿是十分重要,可让宝宝较有正常的生长及智能发展。
十、异戊酸血症
发生机率:国内发生率尚在评估中,国外约每5万个宝宝就会有1个。
症状:是一种有机酸代谢异常的罕见疾病。宝宝因为缺乏异戊醯辅酶A去氢酶,无法正常分解白胺酸,有毒产物异戊酸过量堆积,进而侵犯神经与造血系统。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发病早晚,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两种。
【典型病患】在出生后可能与一般婴儿无异,但逐渐会出现倦怠、噁心、呕吐、嗜睡、胃口不佳及抽筋等症状,大量的异戊酸堆积在体内,宝宝身体和尿液会有明显臭脚汗味道。此时若没有正确的诊断治疗,病患将会逐渐昏迷。
【非典型患者】发病时间较晚且症状轻微不明显,往往在出生后一年才会被诊断出来,有时会被误判为其他类似疾病。
治疗:早期筛检发现后,利用饮食控制和定期追踪,有良好的治疗成效。
十一、甲基丙二酸血症
发生机率:国内发生率尚在评估中,是一种有机酸代谢异常的的罕见疾病。
症状:宝宝因为甲基丙二酸辅酶A变位酶功能异常或钴胺素代谢异常,导致体内甲基丙二酸、丙酸等有机酸蓄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引起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高甘胺酸血症。新生儿、婴幼儿期死亡率很高。
治疗:早期筛检发现可预防急性发病,适时补充液体、避免酸中毒。对于VitB12有效型的病患,须给予维生素B12治疗。对于VitB12无效型的病患,给予特殊配方奶粉及高热量饮食,可使血液、尿液中的甲基丙二酸浓度维持在理想範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