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时间:2020-05-30    作者:起跑线小编

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

遇到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时,医院方面通常会采取这样的护理措施:

1. 早喂奶、勤喂奶:

新生儿出生后在手术室即行早吸吮早接触5分钟,入母婴同室后在护士的协助下补做早吸吮早接触30 分钟。按需哺乳,最长间隔不超过3 小时。

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2. 添加糖水:

如出生24 小时后测得黄疸指数>9 mmol/L,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新生儿小便次数,以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

3. 新生儿游泳:

出生后24 小时的新生儿一般在喂奶后1 小时用特定的游泳圈,在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的看护下每天早晨游泳(水温38℃)一次,每次10~15 分钟。

新生儿游泳可以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4. 新生儿抚触:

抚触是用双手对新生儿的各部位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按摩,出生24小时后的新生儿,即可开始皮肤抚触。可在洗完澡、游泳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两次哺乳中间、新生儿不饥饿不烦躁时进行。

新生儿抚触可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居家宝宝黄疸指数偏高时,爸爸妈妈这样护理:

其实,以上列举的医护人员通常采用的护理措施中,除了游泳这个一般家庭不具备条件满足外,其他的爸爸妈妈都可以有样学样。早喂奶、勤喂奶、添加糖水,这些简单的就不用说了,特别要提醒的是,给宝宝做抚触有讲究方法,爸爸妈妈最好在住院期间向护士姐姐取取经。

另外,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家里光线尽量不要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

爸爸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越来越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有位妈妈说她家宝宝脸上也是有点黄,吃的是茵栀黄颗粒。西瓜妈妈就没试过,不知道效果如何。不过,与妈妈们分享经验的时候,好几位都提到过茵栀黄颗粒。所以,西瓜妈妈也摆出来和广大妈妈分享了。
延伸阅读: 生理性黄疸家庭护理要点 让妈妈轻松应对 护理新生儿黄疸 别听信五套说法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导读】新生儿黄疸是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与疾病的抗争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胜利。下面就跟着起跑线百科来了解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吧! 什么是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但是究竟用什么方法治疗才最有效?很多新手妈妈都不知道。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吧!

该病主要是因为患儿的胆红素升高从而导致患儿的巩膜、皮肤黏膜等出现黄染现象,新生儿黄疸,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应找出原因进行治疗,尤其是1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中毒、颅内病变、严重感染的患儿,必须尽早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是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黄疸就是宝宝体内胆红素含量偏高,胆红素能吸收光,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脂溶性的胆红素氧化成为一种水溶性的产物,能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胆红素的吸收光带是400~500毫微米,尤其是在420~440毫微米波长时光分解作用最强,而蓝光波长恰好在425~475毫微米之间。蓝光治疗的治疗原理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爸爸妈妈还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蓝光可分解体内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2,因而当光照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时应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B2,以防引起维生素B2的缺乏。由于患儿通过蓝光照射治疗,这很容易造成患儿体内水分的丢失,因而,在治疗前先要给予患儿喂奶,且在喂奶之前要喂一些水,这样不仅能避免电解质紊乱,还能防止患儿经照射治疗后大量的出汗而引起脱水、发热、酸中毒等。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需要准备什么

蓝光治疗是个技术活,主要依靠医生的专业知识和医院的设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袖手旁观。在治疗前需要有一定的准备。那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需要准备什么呢?

1、患儿家长的准备:需向患儿家长介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性及治疗目的,说明蓝光治疗的原理和安全性。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2、患儿的准备:进蓝光箱床前先给患儿剪短指甲以免划破皮肤,患儿裸体卧于蓝光床中,可用长条尿巾或尿布湿遮住会阴部,男婴要注意保护阴囊,输液的患儿用纱布把手捆束固定。

3、蓝光箱床的准备:将蓝光床置于有空调的病房内,将室温维持在22~28℃,检查灯管是否全亮,开灯前要先擦净灯管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穿透力。确保蓝光床上的衣套干净、干燥,将床内温度预热节到28—32℃方可将患儿放入。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蓝光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它需要适当的护理。菜鸟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下面就来看看蓝光治疗需要怎样护理宝宝吧!

1、蓝光治疗时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光疗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注意黄疸部位、程度及变化、大小便颜色与性状,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等。注意吸吮能力、哭声变化。加强巡视,如有抽搐呼吸暂停,口唇发绀要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如出现青铜症,应立即停止光疗。

(2)注意体温变化:勤测体温,做到每2~3小时1次,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7.5℃,可以适当的敞开罩在患儿身上的蓝光床套衣,或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体温低于36℃,应给患儿加盖衣被。体温控制在36~37.5℃之间为宜。

(3)防止脱水:患儿光照治疗期间应及时补充水分、除补液外,每日要挤奶8~12次喂患儿,在2次喂奶之间要勤喂开水,尽量减少患儿水分丢失。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在光照治疗过程中进食不佳者,应及时给予静脉输液。

(4)皮肤的护理:观察皮肤黄染情况,要及时更换尿布,便后擦净臀部并涂以鞣酸软膏。光疗时部分患儿会出现暂时性充血性皮疹,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光疗过程中皮肤出现红色斑丘诊,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光疗停止后可自行消退。

(5)注意大便及呕吐情况:要注意大便性状、颜色,呕吐时应侧卧位,注意呕吐性质及量。另外,患儿每次喂奶不宜太饱,每次不超过30ml,以免引起呕吐。

(6)疗效观察:注意患儿皮肤、巩膜颜色。协助医生了解黄疸消退时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持续光照24小时,除遮盖部位外黄疸明显减退。如退黄不明显,可延长至72小时,同时注意患儿有无水肿出现,防止因照射时间过长使红细胞大量破坏而造成低蛋白血症。要定期测定血清胆红素值,判定效果报告医生。

2、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出箱前先将患儿衣服预热,再给患儿穿好,抱回婴儿床,加盖棉被。记录出箱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灯管使用1000小时必须更换,作好各项记录及蓝光床的维护与保养。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注意事项

贴心的妈妈总是免不了关注每一个细节,以给宝宝更好更舒适的成长环境。在蓝光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赶紧来看看吧!

新生儿黄疸在照蓝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眼睛要用眼罩保护,会阴部也要遮盖以避免粘膜受损。

2、注意蓝光箱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3、注意给孩子适当多喝水,因为蓝光治疗会导致水分丢失得多。

4、因为在蓝光箱里,身上没衣服,也没有家长的怀抱,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容易出现哭闹不安,必要时可用些镇静催眠药,如鲁米那,让孩子安静睡觉,而鲁米那本身又是肝酶诱导剂,对黄疸的消退也有帮助。

5、蓝光治疗后,孩子可能会出现疲倦和不爱吃奶的现象,这是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之一,一般让孩子多喝水,睡觉好,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6、要定时用经皮测黄机测一测黄疸指数,如果经蓝光治疗而指数一点都不降,那就要注意存在“青铜症”的可能,这也是不良反应之一。

7、一般是间隔照蓝光,比如照六小时停六小时再照,与不间断的持续照效果没有明显差别。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需要几天

因为种种原因,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出来时,黄疸值都会不正常,通过蓝光治疗是可以解决这个病的,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需要几天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医学上把未满月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大多数生理性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治疗了,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蓝光照射,安全性很好,正常蓝光治疗是24小时,可分2—4次完成。多检测多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孩子喝点葡萄糖水,晒晒太阳,但要防止感冒,也可以吃点益生菌宝乐安,能起到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剩下轻度黄疸就可以口服葡萄糖口服液,妈咪爱等菌群制剂,服菌群制剂时水温不要超过40℃,剂量要足够否则效果不好。痊愈时间是根据黄疸程度和体质有略所差别。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