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部包块一般由两种情况引发,即产瘤和头颅血肿。产瘤又称为先锋头,因为宝宝在娩出过程中,头部受阴道挤压而发生头皮下局部水肿所致。多在刚出生时最明显,日后逐渐变小,1天半可完全消失。而头颅血肿则为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被骨膜局限在局部所致。
宝宝在娩出时颅部和妈妈骨盆间相互摩擦、挤压或生产困难而采用了产钳或胎吸助产所造成。宝宝在初生时往往头部包块不明显,过后会后头部包块会慢慢增大,往后缓慢地缩小。通常生后2星期至3个月自然吸收。绝大部分新生宝宝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无明显的不适感,亦不会出现发热、呕 吐、抽搐等不良现象。
新生儿出现头部包块后,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必过于担心,进行特殊处理。
在此期间只需注意保护皮肤,重要是不使其受感染。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手使劲地搓揉,以免造成碰撞,更应注意的是不要穿刺抽血。因头颅血肿内的血液处于半凝固状态,不仅不易抽出,还极其可能引起细菌在其内繁殖,而导致感染,在头部细菌感染的后果是不堪设想。
倘若宝宝伴有只睡觉不吃奶、少哭、反应差、面色苍白、尖叫等现象,应需引起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应及早发现送宝宝去医院进行头颅B超或头颅CT等检查。如确实存在颅内出血,医生会根据情况医治。
需要提示:是若头颅血肿较大,宝宝可有贫血、黄疸加深等继发现象,则应去医院请医生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