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抑制药物
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等治疗焦虑症和睡眠障碍类等,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当哺乳妈妈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时,可能会对乳儿产生昏睡和乳母停药后的戒断症状,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因这类药物均可通过吸收入乳,所以乳母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3、抗生素及其它抗菌药
不同抗生素在乳汁中的浓度差异较大,较常见为过敏或毒性反应,乳儿反复少量接触抗生素极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可少量进入乳汁,可能会影响乳儿的正常肠道菌群;乳汁中微量的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可致乳儿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四环素可使乳儿骨骼和牙釉受损;氯霉素有引起骨髓抑制和灰婴综合征的潜在危险;红霉素乳药浓度高于哺乳期妇女血药浓度4-5倍,易导致乳儿胆汁淤积性黄疸。
磺胺类药物除口服不易吸收者外,均能经乳汁排泄,而且乳汁中药物浓度高于母乳血药浓度,尤其对早产儿、病弱儿、高胆红素血症和G-6-PD缺乏的婴儿哺乳存在危险;喹诺酮类药物可使乳儿产生溶血性贫血;异烟肼导致乳儿肝中毒;酮康唑、氟康唑能通过吸收入乳、乳汁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有可能对乳儿造成损害;对于含这类药物的外用制剂,哺乳期妈妈在使用时应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