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记忆发展规律 爸妈知多少

时间:2016-04-25    作者:小芳

  宝贝的大脑就像一架照相机,可以不假思索就拍摄下周围的一切。即便对所要记忆的内容根本不理解,但在成人的反复教导下,仍然能够将很多东西保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孩子的记忆力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爸妈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儿的记忆发展规律有哪些吧。

幼儿的记忆发展规律 爸妈知多少

  0-6个月:短暂记忆周边事物

  婴儿从一出生就具有了形成记忆的能力,

  并通过各种感官对自己周边常见的事物产生记忆。

  例如,通过气味记住妈妈;

  通过手感记住自己的小玩具;

  通过声音记住哗哗作响的玩具等 ......

  7-9个月:能想起不在眼前的事物

  长到7个月以后,

  婴儿能想起不在眼前的人或物。

  妈妈、爸爸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事物,

  都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无需任何具体的提示就能想起他们。

  9-12个月: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

  9个月以后,婴儿的活动记忆能力开始发育,

  他的大脑已经能够准确地捕捉到,

  发生在他面前的事情。

  1-3岁:有了长久记忆

  随着婴儿脑容量的增加,

  1岁以上尤其2岁以后婴儿的记忆力开始迅速增强,

  已经能够长久地记忆他经历的一些事情,

  以及他接触到的事物。

幼儿的记忆发展规律 爸妈知多少

  孩子记忆力的4大特点

  1.意识记忆

  学龄前的孩子还不会控制记忆的内容,

  经常是自然而然地记住一些简单事物,

  如童话、故事、诗歌等。

  而被记住的事物常常都是直观的、

  具体的和鲜明的,

  能够激发出他的记忆兴趣的事物。

  2.形象记忆

  幼儿受思维能力的局限,

  在观察事物时很少会深入体会事物的本质,

  他只对那些形象鲜明生动的东西记忆较鲜明。

  3.机械记忆为主

  学龄前的幼儿缺乏生活经验,

  无法像大人那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只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死记硬背 。

  4.容易忘记

  学龄前孩子的记忆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很大,

  且他们的大脑容易兴奋,情绪很不稳定,

  同时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因此,此时他的记忆活动就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