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华盖
●正确引导
建议一:让孩子在想像中发挥创造力。孩子小时候喜欢乱涂乱画,或爱无中生有,将向往的事栩栩如生描写出来,就是想像与创造力的萌芽。做家长的要容许孩子天花乱坠地想一想,和他谈谈,分享他的内心世界,也是很奇妙好玩的事。对于爱涂鸦的孩子,请勿禁止,不要对孩子的涂鸦做不必要的批评,“这哪里狗?”“大笨象哪有紫色的?”等等。要训练孩子创作,就请他把自己心目中的树、屋、花、草画出来,不必规定花就是如实物般的样子。
建议二:让孩子充分思考。脑筋不去活动,不去思考,就会“生锈”。所以绝对不能让脑袋荒废,要培养孩子有思考力,就要让他们多想。能独立思考,才能自己处理事情,判断是非。因此,不须抱怨孩子犯错误,因为孩子可以在错误中思考及学习,锻炼和提高思考能力。
建议三: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家长不要介意自己的孩子常常犯错误,让自己生气。也不要埋怨孩子顽皮,浪费自己的时间。其实,孩子多碰钉,多尝试,也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正是经一事长一智,条件是家长必须做出辅导,让孩子在碰钉子后得到启发,这个钉子就碰得有价值了。而且,由错误到正确,是一个很宝贵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华盖
●行为校正
办法一:给予改过机会。接纳孩子已犯的错误,注重事后的辅导,是十分重要的。给予孩子改过的机会,才能从改过的过程中领悟出道理;否则,反正家长是不再给自己机会,也不再对自己存希望,还用改过吗?进步的效果也就达不到了。
如果对孩子太宽松,孩子就不觉得自己有错,那么,亦达不到反省的效果。所以,给予孩子正确解释,让他们知道犯错误的原因何在,请孩子想想避免或改过的方法,从中学习。
责备孩子前,先站在孩子的立场设想一下,想想他们的能力、感觉。
例如孩子吃饭时打破了饭碗。“饭碗太大了,你的小手不够大吧?”“所以,吃饭时就最好不要东张西望、看电视啦!”孩子也就觉得家长也有替自己设想,不是完全责怪自己,会发出内心的自我反省,不再存心推卸,并尽力避免下次再犯。
办法二:与孩子共同承担责任。替孩子负担一小部分责任,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亦有助于他们反省。在孩子年龄较小时,不应给予太大的责难,目的只在于给他们认错、思考、吸取教训的机会。
办法三: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智能。一架漂亮的玩具车到了小孩子的手中,不到半小时,可能变成一堆支离破碎的小零件。这时,家长毋须大动肝火,教训孩子。其实,孩子因受好奇心的驱使,希望知道玩具的“真相”罢了。对于孩子这种“破坏”行为,家长只要适当指导便可以了。家长可以从旁协助孩子在破坏后重新组合玩具,使他在了解内部构造后,亦增进了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