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摔倒,不同国家的妈妈做法也不同,妈妈们可以多学学,让孩子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如果妈妈们确认孩子摔倒后并无大碍,那么以下各国妈妈的做法不妨借鉴一下:
1、美国妈妈:站在原地,鼓励孩子勇敢地爬起来。
用意:既然孩子是自己不小心摔倒,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从跌倒中爬起来。妈妈可以用鼓励的方式给予孩子勇气,让孩子化悲伤为力量,勇敢地站起来。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还有利于培养了孩子乐观、坚强、勇敢的个性。
2、俄罗斯妈妈:任凭孩子哭闹,不去扶孩子,让孩子自己解决。
用意:遇到困难,让孩子独立面对,自己想办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这样,孩子在任何时候不会想着依赖别人,而是自己擦干眼泪,站起来。孩子也能从中学会遇到困难依靠自己解决的道理。其实,自然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3、非洲妈妈:假装自己摔倒,做爬起来的动作,暗示孩子自己掌握方法。
用意:孩子摔倒了,初次可能没有经验,妈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应对的方法,这样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也会想着向别人学习,找出方法。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摔倒,尤其是0-6岁的孩子,身体平衡能力还比较差,又活泼好动。为避免摔伤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应该怎么预防?各位妈妈速速get以下实用招数吧。
0-12个月
宝宝特点:能翻身、触摸物品、会爬、开始学走路、活动范围比较小;
预防措施:
1、要时刻陪在宝宝身边,尽量不要让宝宝离开妈妈的视线,几分钟都不行,尤其是宝宝在床、沙发、椅子时,一个翻身滚下来就会摔伤;
2、给宝宝选择一张安全的床,床围栏要高,隔板空隙要小,以防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或者攀爬跌出床外;
3、带宝宝外出,宝宝推车必须要有安全带,而且每次都要系好,以免宝宝乱爬,从推车上摔下来。
4、在宝宝学步期间,先让宝宝向前迈步;等学会后再双手扶着宝宝,让宝宝慢慢行走;等走稳后,再在身后护着宝宝,或者用带子裹在宝宝腋下,牵着带子。
1-3岁
宝宝特点:会走路了但不稳、易摔跤、喜欢到处跑、经常与朋友玩耍;
预防措施:
1、购买鞋底平坦、后帮坚固的鞋子给宝宝穿,因为平坦的鞋底能给脚部提供稳定性,坚固的后帮能避免走路时滑倒,这样宝宝穿着鞋子走路更稳,摔倒的次数更少;
2、若家里有楼梯,应在楼梯口安装栅栏,尽量不要让宝宝一个人上下楼梯,因为走不稳摔下楼梯会伤到头部或四肢;
3、家中要放宝宝专用座椅,座椅高度不能太高,而且最好要有安全带,这样宝宝吃饭时就能安稳地坐在上面,不易摔下来;
4、给宝宝洗澡时,不要留宝宝一个人在浴缸中,因为宝宝很可能会爬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以致受伤。
3-6岁
宝宝特点:喜欢冲撞、偶会打架、爱玩小飞侠游戏、还不能完全明白妈妈讲的道理;
预防措施:
1、不要把坚硬的大件物体放在客厅中间,以免宝宝乱跑时撞到,直接摔倒在地上,大哭大闹;
2、家里阳台护栏设置要高,不要把梯子放在宝宝容易触碰到的地方,不然宝宝贪玩爬梯子,踩不稳会摔下来;
3、尽量不要让大宝看护小宝,因为若大宝偷懒,小宝宝随意攀爬桌椅,也很容易摔下来;
4、宝宝喜欢玩小飞侠游戏,站在凳子上跳下来,妈妈应适当教育,不然发生意外,将后悔莫及;
5、若带宝宝外出荡秋千,尽量不要太用力推,以免摆幅过大,宝宝被甩下来,此外,尽量别让宝宝自己玩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