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情商教育的一些误区

时间:2020-06-20    作者:起跑线小编

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

现在大多数家长过多地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发展,其实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也就是心理上的一种塑造,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那么他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就。而情商应该从小培养。反之情商高的孩子会有很好的自我认知,积极探索,从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分享、合作,为日后成功做准备。婴幼儿早期情商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联,父母的教养方式又与父母是怎样正确辨识自己孩子的自身气质有关联,只有正确建立亲子依恋关系才能正确辨识自己孩子的自身气质。幼儿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及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知之甚少,对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简单地以批评、惩罚和管束来解决,不懂得以科学的眼光来识别,以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和诱导。

情商教育的一些误区

情商教育的一些误区

1、溺爱与专制的家庭教育

父母应培养孩子坚强自主的性格品质,可是,目前溺爱孩子、包办式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普遍。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另一方面,父母缺乏民主意识。他们特别细致敏感、胆战心惊、生怕出事,这几种态度都是溺爱孩子的表现。如孩子摔了一跤,膝盖碰了一下,这本是平常小事,可是母亲赶紧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泪水盈眶。这种态度恰恰给了孩子弱情商的教育,给了他们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孩子专制的表现就更多了,如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个不许、那个不要……同时,还有很多具体的规定。这样,孩子的思想、活动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家庭里的“小皇帝”实质上是受父母禁锢的“小奴隶”,孩子的性格也就因而被扭曲。

2、鼓励少,打骂多

鼓励少,打骂多,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主要误区之一,这对孩子情商的发展十分不利,必须加以克服。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父母应对孩子多鼓励,少打骂,找机会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成绩。

3、重视智商教育,轻视情商教育

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智商教育,甚至过分地重视,让孩子躲都躲不掉。但是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却没有多少人懂。

父母一般只是想着孩子怎样才能聪明,怎样考高分,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不注重对孩子心智的培养。如果父母只重视对孩子进行文化灌输,而忽视孩子接受自己、被别人接受以及友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孩子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相反,会渐渐变得冷漠、自私、焦虑、任性……

因此,父母应在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学业好不好的同时,对他们的责任感、合作意识、选择能力、承受能力、竞争、社交等因素和能力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对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同样重视,才能使之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4、不能正确评估孩子的情商水平

父母应正确估计孩子的情商水平,引导孩子的情商健康发展。有的父母往往不能充分估计孩子的情商,一句“小孩懂什么”,就是轻视孩子情商的典型表现。

实际上,随着现代竞争意识和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孩子的情感思维能力也在加速发展,父母应及时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情感思维能力。现代孩子的眼睛就好比照像机,每天拍下了无数的“形象”,小小人儿很有见解,如“爸爸抽烟、喝酒不对,对身体不好”、“妈妈的衣服不漂亮”、“人家的妈妈晚上看书,你只看电视”等等,这种感受能力,包括一些反抗思想,正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父母不应轻易抹杀,要加以诱导。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