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种,是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中耳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所以妈妈们要注意了。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孩子可能会感染到分泌性中耳炎,又因为耳痛不明显,孩子说不清楚,只有在孩子听力受到了明显影响的时候妈妈们可能才会发现然后带孩子去看医生,这样子其实是会耽误了孩子病情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孩子的听力损失,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所以妈妈们要提高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有两种,有可能是机械性阻塞或者是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如长期的鼻咽腔填塞或者孩子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都有可能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是听力的下降。有部分患者的头前倾或偏侧的时候,听力可以得到暂时的改善。但是如果积液粘稠,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孩子如果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很难察觉出来的,因为他们对声音的反应都比较迟钝,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到学习成绩下降了妈妈们才会意识到孩子的听力受到了影响。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耳痛、耳鸣的症状。急性患者的儿童是隐隐的,有时候持续,有时候抽痛。慢性患者的耳痛并不是很明显,据说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症状。耳鸣的话是低调间接性的,就像嗡嗡声和流水的声音一样。如果头部运动或者打呵欠、擤鼻时,耳朵内会出现水声。
总而言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会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