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鼻腔、咽或喉部的呼吸道黏膜的机型炎症,简称“上感”。象普通感冒,流感型、咽炎型、咽-扁桃体炎型都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那我们如何处理和预防这种“上感”呢?
1、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记乱用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由病毒引起,单纯病毒感染,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更不必输液,发烧期间不宜进食营养或补品;
2、患病期间好好休息、充足睡眠、忌劳累、忌锻炼身体,以保持体力,有利于康复;
3、多喝白开水,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患病期间忌吸烟、喝酒,以免刺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加重症状;
4、饮食宜清淡,可进易消化的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半流质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普通型感冒患者宜食生姜、葱白、大蒜、香菜等;
5、在家里尽量做到床边隔离,避免再传染给他人,患者餐具、用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做好消毒处理;
6、未愈前不宜洗澡,以免再次受凉加重症状,但要及时擦去汗水;
7、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时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根据时令增减衣服,特别注意初春减去衣服不要过早,秋末增加衣服不要过快,使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俗语“春捂秋冻”就是这个道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实际上就是俗称的感冒,是一种以病毒感染为主要起因的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常说的“普通感冒”),包括鼻、咽或喉部急性感染。广义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或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类型。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冬春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变化无常,冷暖交替过快,室内和室外温度相差较大,从而导致病毒有机可乘。3岁以前的孩子身体抵抗力差,因此发病最多,而到学龄儿童期逐渐减少,成人每年也可以有数次发生。该病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尤以病毒为多见。当孩子身体的防御能力减低、营养不良、缺乏锻炼、或有过敏体质,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