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甲亢是怎么引起的

时间:2020-06-12    作者:起跑线小编

甲亢

【导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是什么

甲亢是什么,可能有的家长听过甲亢这个名词,但是对于甲亢这种疾病却不是特别的了解,究竟什么是甲亢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儿童甲亢主要见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有Graves病孕妇的胎儿约有2%在出生后会呈现甲亢症状,这是由于母体内高浓度的促甲状腺素受体刺激性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所致,患儿通常在生后3个月左右逐渐缓解。

甲亢对于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对于孩子的眼睛等其他器官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尽早的发现并及时的治疗。

甲亢是怎么引起的

甲亢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内分泌疾病,孩子在患有甲亢以后,对于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若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引起其它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儿童甲亢患者也不少见,许多父母粗心大意,导致患儿病情的加重。那么,甲亢是怎么引起的?儿童甲亢的原因有哪些呢?

原因一:弥漫性病毒性甲状腺肿,主要原因是患儿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缺陷,体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占主导地位,引起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导致甲亢的发生。

原因二:医源性甲亢,有一些甲减患儿的父母在为孩子治疗时加大药物用量,导致孩子出现消瘦、多汗和心悸等甲亢症状。

原因三:碘甲亢,将碘作为治疗或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能导致甲亢的发生,因为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但出现结节性,不受去丘脑垂体调节,在服用碘后会引起甲亢。

四:新生儿甲亢,甲亢孕妇血液中的长效甲状腺刺激物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造成新生儿甲亢,轻者无明显症状可以不治疗,重者需及时诊治。

原因五:垂体肿瘤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过多,或者异位肿瘤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亢。

甲亢的症状

如果孩子患有甲亢的话,家长们要如何才能够发现呢?对于甲亢的症状,很多家长都不是很清楚,结果导致孩子患有甲亢以后不能及时的接受治疗,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家长,对于甲亢的症状应该有所了解。那么孩子患有甲亢以后,有什么表现呢?

大多数患儿在青春期发病,小于5岁者少见。儿童甲亢临床过程个体差异很大,一般症状逐渐加重,症状开始到确诊时间一般在6~12个月。本症初发病时症状不甚明显、进展缓慢,常先呈现情绪不稳定,上课思想不集中易激惹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轻微行为改变。典型的症状与体征有以下表现: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基础代谢率增加如消瘦、多汗、怕热、低热、食欲增加、大便次数增多、睡眠障碍和易于疲乏等。因交感神经系统过于兴奋,出现心率加快脾气急躁,大龄儿童常感到心悸、严重病例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两手常有细微而迅速的震颤。

2、所有患儿都有甲状腺肿大

肿大程度不一,一般为左右对称,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在肿大的甲状腺上有时可听到收缩期杂音或者门及震颤。结节性肿大者的门及大小不一、质硬、单个或多个结节。有时患者表现有颈部不适压迫感,吞咽困难可有青春期性发育缓慢,月经紊乱、闭经及月经过少。

3、眼部变化

眼征是甲亢特有表现,由于眼球突出常做凝视状不常瞬目,上眼睑挛缩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眼球立即下落,上眼睑外翻困难。眼征还包括眼裂增宽眼睑水肿结膜水肿、角膜充血等。

4、其他

可有青春期性发育缓慢,月经紊乱,闭经及月经过少等。

甲亢的危害有哪些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儿童会患上甲亢这个疾病,而作为家长因为不是很清楚甲亢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喝危害,也就没有把这个疾病放在心上,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甲亢对于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儿童患上甲亢究竟会有哪些危害呢?

儿童患甲亢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1、甲状腺肿大:这个是患上甲亢最为严重的一个,很多的患者因为患上甲亢而出现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峡部及体部肿大,可随气管上下移动。弥漫性肿大者腺体光滑、柔软、有震颤,可听到血管杂音。结节性肿大者可出现大小不一、质硬、单个或多个结节。

2、很多患上甲亢的患者在发病的时候都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因为兴奋而增加、还会出现基础代谢率增加:患儿身高较之同龄儿稍高一些,但有消瘦、多汁、怕热、低热等。食欲多亢进,大便次数增多但为稠便。心悸、脉快、心尖部可闻收缩期杂音,脉压差大,可有高血压,心脏扩大及心律紊乱等。心力衰竭及房颤在小儿中少见。尚有易激动、好动、兴奋感、失眠、多语、脾气急躁、手及舌出现细微且快速震颤等神经精神症状。肌肉乏力,但周期性麻痹少见。骨质疏松可伴有骨痛等。性发育缓慢,可有月经紊乱、闭经及月经过少。

3、眼部表现: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的患者患有甲亢会出现突眼的症状,这个症状的表现有时候可为一侧或两侧,睑裂增宽、不常瞬目,常作凝视状,上眼睑挛缩,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随眼球立即下落,上眼睑外翻困难,闭眼时睑缘颤动,辐辏力弱,眼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眼皮有色素沉着,可有眼肌麻痹等。

甲亢的治疗方法

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期望,但是孩子作为一个需要呵护的群体,因其本身的发育不成熟,身体免疫力不够强大,经常会被一些疾病侵袭。甲亢就是一种侵袭孩子的病症之一。儿童患上甲亢,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儿童甲亢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怎么去治疗才是对儿童最好的呢?

1、一般治疗:发病早期及病情较重时应卧床休息,使身心得到安宁,避免外来的刺激和压力,饮食应富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应少吃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里鱼虾、贝类等。

2、内科服药:包括中药、西药。中药有昆布、海藻等含碘过高的药物,西药有他巴唑、心得安、甲状腺片等,费用低,疗程长,见效慢,副作用大。

3、手术治疗:由于内科治疗持续时间长,若不能坚持系统服药就不能很好控制症状,因此部分学者主张对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风险大、痛苦、后遗症多,切少容易复发,切多容易造成甲低,不是特殊情况下二十岁以前不能用手术治疗。

4、碘131放疗法:此法对于成人甲亢沿用多年,但是对于儿童甲亢治疗仍存在争议。反对派提出的理由是它能引起甲状腺癌、白血病、基因突变等严重后果。

如何预防甲亢

甲状腺疾病的高发是目前最困扰患者的疾病,其中甲亢疾病最为常见,甲亢疾病不仅对成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样的,儿童患上甲亢后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儿童呆小症的发生。因此儿童预防甲亢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儿童预防甲亢需要注意哪些呢?

1、合理饮食,调理营养:甲亢儿童由于代谢旺盛,消耗增多,加之发育期营养需求也多,因此必须补充大量营养,保证儿童甲亢患者的生长发育。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钙、磷的食物为主。由于儿童甲亢患者出汗多,因此要多饮水,以保证充分补足丢失的水分。某些儿童甲亢患者由于精神创伤,心态失衡,心理表现障碍,往往有神经性厌食,表现为拒食、少食,时间一久,造成营养缺乏,内分泌紊乱,日渐消瘦。

2、家长必须对儿童甲亢患者付出极大的耐心,必要时请内分泌和神经科专家会诊,做好心理治疗,了解和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及要求调整好配餐。为保证儿童甲亢患者症状长期稳定,避免复发,饮食上一定要忌碘,不吃海产品、含碘药物等,不要接触和使用含碘药物使用剂,就连平时打针消毒的碘酒也应该避免。

3、严密监测,做好记录:儿童甲亢常有发育障碍,骨骼成熟加快,晚些滞长,表现为身材矮小,因此要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并与同龄儿童比较。要注意智商是否降低、学习成绩是否下降,注意青春期有无提前。如有迹象,一定请内分泌专家会诊,检测血中性激素变化,病咨询专科医生。同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使医生更好地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多施保护,防止意外: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一旦得了甲亢,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使神经受较大影响,神经、精神症状突出,严重者像精神病人一样,表现为情绪紊乱,多动不安,易激惹,兴奋,易哭闹,智力低下,精神异常,因此必须照顾好,避免意外。

保护眼睛,以防致残:严重内分泌突眼的人,眼脸常不能闭合,可引起眼角膜损伤,故因注意保护角膜和球结膜,可采用眼防护。还应该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防止眼压增高。

甲亢是怎么引起的

【导读】很多妈妈抱怨自家宝宝脾气大,是实打实的“熊孩子”。然而,如果一向乖巧听话的宝宝最近一反常态,变得特别爱生气,这并非宝宝进入了“叛逆期”,而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就是患上“甲亢”!为什么宝宝爱生气跟甲亢有关?它是传说中的“大脖子病”吗? 甲亢是怎么引起的

甲亢又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肥胖,近年来儿童发病率持续上升,妈妈需多加注意。宝宝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有患上甲亢的风险。那么宝宝出现哪几种情况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呢?

1、免疫系统紊乱

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宝宝如果受到精神刺激,免疫系统易发生紊乱,致体内出现针对甲状腺的抗体物质,引发甲亢。

2、有甲亢家族史

甲亢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而Graves病是一种明显的遗传病,所以,甲亢是会遗传的,如果家族成员中有人得过甲亢,所生宝宝得甲亢的几率高。

3、近期感染病毒

甲状腺炎会引起甲亢,而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会诱发甲状腺炎。如果宝宝感染病毒,出现发烧、咽痛、心慌等甲状腺炎症状,就要及早治疗,否则,可能会得甲亢病。

4、碘摄入过量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是碘,如果宝宝摄入过多的碘,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就会引起甲亢。

5、7~14 岁的女宝宝

7~14岁的宝宝是甲亢高发人群,其中,女宝宝发病率比男宝宝高,因为Graves 病是自身免疫病,而凡是自身免疫病都比较“青睐”女性。

甲亢的早期症状

宝宝患甲亢,症状往往不明显,一般,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难发现,这需要妈妈多观察。如果宝宝出现以下三种反常信号,妈妈就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做检查:

信号一:易发脾气、好动多话

得了甲亢的宝宝精神容易受影响,情绪也会发生改变,出现烦躁、易怒、爱说话、好动等表现,有时注意力难集中,所以说,宝宝脾气大也可能跟性格无关,而是身体出现疾病。

信号二:吃得多、瘦得快、大便多

患甲亢时,宝宝机体代谢旺盛,食欲增加,吃得多反会瘦,因为甲状腺素会令脂肪、蛋白质不断分解,及促进肠胃蠕动,以致宝宝排便次数增加,便便变稠。

信号三:手抖、脖子肿、眼睛突

甲状腺激素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所以,已患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宝宝容易出现不能自控、手抖等反常症状。此外,部分宝宝还会出现脖子肿、眼睛突等症状。

脖子肿虽然都是甲亢和大脖子病的共同症状,但并不代表两种病一样。两种病是完全不同的,病因刚好相反。甲亢是因为人体无法消耗大量的碘,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大脖子病是因为长期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少,这两种病妈妈一定要分清。

甲亢能治愈吗

甲亢是种难治愈的疾病,治疗期间宝宝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复查,几乎每次都要扎针抽血,而且病情反反复复。那怎么治疗甲亢呢?这种病能痊愈吗?

甲亢是可以治愈的,治疗可选择口服药物治疗、反射碘治疗及手术切除治疗。由于宝宝年幼,体质弱,所以选药物治疗更为合适。通常,药物治疗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控制期、减量期和小剂量维持期,总疗程一般2-3年。控制期,根据宝宝病情用大剂量药物缓解症状,当宝宝症状明显减轻后,进入减量期,把药物剂量逐渐减少。等到宝宝病症不明显时,还需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以巩固病情,这就是小剂量维持期。

如果甲亢反反复复发作,原因有多种,比如,妈妈看到宝宝甲状腺恢复正常就停止用药或减少药量;饮食上不节制,让宝宝吃了含碘多的食物;给宝宝用药不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等。建议妈妈遵医嘱给宝宝用药,以免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宝宝甲亢难治愈。

甲亢宝宝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妈妈要护理好宝宝,饮食起居都要多加注意。下面通过4问4答来帮助妈妈解除疑惑:

Q1:为什么宝宝得甲亢不能做剧烈运动?

A1:甲亢可以导致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脏增大、心功能减退、心脏衰竭。而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在治疗期间,不宜让宝宝做剧烈运动。要等到宝宝痊愈后再恢复运动。

Q2:为什么患病期间宝宝不能吃海鲜?

A2:得了甲亢的宝宝不能吃含碘过多的食物,而海鲜含碘较多,所以宝宝不宜吃。宝宝应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高钙的食物,如猪骨、鸡蛋等。

Q3:为什么宝宝得甲亢后一直睡不好?

A3:部分宝宝患甲亢后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出现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的情况,有时甚至失眠。这是因为甲状腺异常分泌的甲状腺素可以直接影响脑部神经,造成甲亢宝宝失眠。妈妈应该适时抚慰宝宝。

Q4:为什么宝宝得甲亢后会四肢无力?

A4:甲亢会导致宝宝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宝宝肌肉无力,甚至肌肉萎缩。并发急性甲亢肌病还会出现口齿不清、说话困难等症状。所以宝宝治病期间要尤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