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宜忌,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时间:2020-06-12    作者:起跑线小编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宜忌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宜忌

得了上呼吸道感染,不仅能够用西药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虽说中西药都可以治愈上呼吸道感染,但是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在用药上面都要小心谨慎。那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有哪些宜忌呢?

1、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器官组织萎缩等的原因,老年人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在抗生素的疗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高于中、青年人,故应按老年人的特点拟订给药方案。由于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增高、粘膜表面具吸收的细胞减少等,从而影响口服药物在老年人中的吸收。老年人肌注药物的吸收也减少,乃与老年患者体力活动减久以及局部血流量减少有关。老年人的血浆清蛋白随年龄而日益降低,肾功能也随年龄而日益减退,以致采用同量抗菌药物后血药浓度较青壮年为高,药物半减期也见延长,故老年人应用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用量宜偏小,并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给予调整,如能定期监测血峰、谷浓度则更为妥当。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的患者不宜用含有右美沙芬15mg,盐酸伪麻黄碱30mg,愈创木酚甘油醚100mg,乙酰氨基酚500mg,盐酸伪麻黄碱30mg等成分的抗感冒药物。

2、妊娠期:妊娠期间血浆容量增多,血流增速,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均增加,导致主要通过肾清除的氨基糖苷类及大多数β-内酰胺类等的清除加快。因此孕妇的抗菌药物用量需略高于一般常用量。妊娠期由于肝负荷的增加而易遭受药物的损伤,故应避免使用四环素类、红霉素酯化物等抗菌药物。尚应避免应用氟喹酮类、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等。在妊娠全过程可予应用者为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除酯化物外的大环内脂类等。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抗感冒药

3、有下列情况者应慎用抗感冒药物:咳嗽或其他症状在服药后1星期内未改善,甚至加重或复发者;伴随发热、皮疹、红肿或持续头痛者;发热超过3日的患者;夜用片服药期间可引起头昏、嗜睡;驾车、高空作业及操纵机器者禁用。饮酒及服用镇静药会加重嗜睡症状。用于解热服用3日或止痛服用5日,仍不见症状缓解或消失,应向医生咨询。

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孩子得了上会写道感染怎么办?作为家长,看着孩子生病自然是想马上减轻孩子生病的痛苦,希望孩子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那究竟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恢复健康呢?上呼吸道感染又要如何治疗呢?妈网百科在这里为你解答!

一般来说,体温在38℃以上时,可服用药物退热,4小时可重复一次。如发生高热时,可用75%酒精兑一倍温开水在颈部两侧、腋下、腹部沟部等有大动脉搏动处做酒精擦浴,头部可用冷毛巾湿敷降温,防止惊厥。药物降温可用阿司匹林。有高热惊厥时止惊药可用苯巴比妥钠肌注。

一般不用抗生素。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青霉素,或头孢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具体用药由医生确定。

如用中成药可咨询医生选用小儿感冒冲剂、维C银翘片、儿童清肺丸、小儿清咽冲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小儿回春丸,小儿清热散等。

西医治疗:

(1)高热用阿斯匹林,5~10mg/kg/次,或安乃近等退热药,或新雪丹1/3支至1支。

(2)惊厥处理:10%水合氯醛0.15~0.6mg/kg/次。鼻饲或保留灌肠,或肌注苯巴比妥5~8mg/kg/次,必要时6~8小时可重复使用。有惊跳或有高热抽搐病史者可口服苯巴比妥1~2mg/kg/次作预防。

(3)如有细菌感染者,可选用青霉素、鱼腥草等注射液。

(4)外用药:冰硼散,双料喉风散喷喉;麻苯滴鼻液滴鼻。

根据以上的讲解,相信家长们心中也都知道了孩子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如何应对了,上呼吸道感染不是一种大病,只要治疗及时,家长们完全不必太担心,照顾好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孩子会很快康复的。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