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诊断,手足口病的治疗

时间:2020-06-12    作者:起跑线小编

手足口病的诊断

手足口病的诊断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的诊断是怎样的~

手足口病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一般医生会借助辅助检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手足口病。

1、主要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聚集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大多孩子在1周内痊愈。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X线胸片:可以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络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主,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5)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炎损害为主。

(6)脑电图:部分病例可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7)心电图:没有特异性改版,可以看到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8)病原学检测:

A、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并鉴定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

B、核酸检测:自病人血清、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并鉴定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

C、血清学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小孩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一定要及时去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那么手足口病的治疗是怎样的呢?

1、普通病例治疗

(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

(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

2、重症病例治疗

(1)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 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

② 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③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④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

⑤ 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2)合并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② 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

③ 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呼吸参数;

④ 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丙种球蛋白。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