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立即停止你的打骂,多给孩子一点爱吧(2)

时间:2016-02-27    作者:起跑线小编


   4、怪癖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硬是用父母的意志去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既伤害了孩子的感情,又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
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们的抵触情绪很大。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孩子与父母之间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在身边也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心理的压抑情绪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5、悲观厌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经常遭父母的打骂,孩子会感到人世间没有温暖,活着没有意思,于是悲观厌世。现实中由于遭受父母打骂,出走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难以言状的

   6、人格畸形

   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物理没考好而挨打,他便会憎恨物理知识、物理老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

   7、暴力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很多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都是孩子常年受父母暴打的阴影所致,有研究表明,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要比正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大,犯罪率高;女孩则容易性犯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