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说话应当蹲下来平视

时间:2016-02-27    作者:起跑线小编

 
  想和孩子沟通无障碍的话,首先,必须让孩子在和你说话的时候能够平视你,这时候我建议你能蹲下来。只有这种距离才能达到沟通无障碍,因为你们是平等的,你不需要俯视,孩子也无需仰视。

  当然,站着说话怎么也比蹲下来轻松,尤其是高龄父母,蹲一会儿就会腰酸腿疼。然而,往往在当你发现孩子对你的“高论”充耳不闻的时候,或者你对他的问题答非所问的时候,如果你能够立刻改变你们的视觉距离,立刻蹲下去,让孩子能够平视你,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

  “蹲下来”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因为只有“蹲下来”,你才能更清楚得听到他说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而在和孩子平视的状态下,你会觉得更能够了解他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能感觉到你们之间是平等的。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因为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了解是沟通的前提,“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最起码步骤。

  “蹲下来”只是一个肢体动作,但它却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态从心里放下来。这才是最难做到的。这一代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确实不一样了,他们好象天生就对尊重、平等有着更强烈的要求。也许,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心理需求,只不过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环境下,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泯灭了。可是,如果现在还想用上一代对待我们的那一套来对待我们的孩子,摆起大家长的架子,那么,亲子冲突势必难免。

  其实,“蹲下来”本身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自己。我们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视孩子,在平视的状态下,我们也能体会到平等,你的语气可能就会缓和下来,心态也不再那么居高临下,与孩子的交流会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