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妈的宝,也是爷爷奶奶的宝。为了照顾孩子,年轻的妈妈有热情但欠缺经验,年迈的婆婆有经验但缺乏科学指引。都是为孩子好,却也容易因此造成矛盾和争端。在照顾孩子上,你说你有理,她说她没错,结果却让大家都生气。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产生?能不能为了孩子各自让步呢?这周我们来讨论一下媳妇、婆婆为了孩子掀起的无硝烟“战争”如何化解。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婆婆老拿经验来说事
我女儿今年两岁了,因为夫妻俩都是上班族,自生下孩子后,丈夫就把在农村务农的婆婆接到深圳,帮忙带孩子。开始我也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家里有个亲人在,我们更放心。但这两年,我们为了孩子的事情没少怄气,每次说起这事,丈夫总是说婆婆年纪大了,能让则让,一副三不管的样子,更让我气愤。
婆婆是农村妇女,在家也带过两个孩子,在帮忙照顾我女儿的时候,最喜欢说的就是,如果不会带孩子,她那两个儿子怎么带大的?女儿小,喜欢撒娇、哭,她就吓唬孩子,说什么再哭就把她扔出去。有时候东西掉在地上脏了,她会捡起来给我女儿吃。我多次说她,让她别动不动就吓唬孩子,要讲究卫生,东西脏了就要扔掉。可她依然我行我素,还振振有词地说,以前农村的孩子,掉地上的东西也捡起来吃,也不见得生病,扔掉食物太浪费了。
丈夫也说过婆婆几次,但婆婆总是不听。我每次看到婆婆带孩子的过程就生气,可又做不了什么。有一次,我又说了婆婆几句,她当场就给我脸色看,说她带孩子比我有经验,我老这么说她,她不乐意。我气得连饭都没吃,就摔门出去了。孩子出生至今,婆婆都按自己的方式喂养,我给点建议她也不听,到底是我的孩子,还是她的孩子?
情感专家陈廖娜:曾女士与婆婆在养育孩子上的分歧,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城市与农村在养育方法上的不同。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应该注重的是在什么环境就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如果违背客观环境去做事情,那么其合理性就值得怀疑。
建议曾女士多与丈夫和婆婆沟通,讲出自己养育孩子方法的理由,告知他们不科学带养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曾女士一定要谨记,任何问题光靠生气是不能解决的。孩子是你们一家人都疼爱的,基于这个前提,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好好沟通,我想情况会有所改变的。
图片来源于华盖
别人的话婆婆总当法宝
我婆婆经常带着一岁的孩子去花园散步,遇到其他也带着孩子出来玩的老年人,总喜欢凑在一块聊天。别人说孩子吃什么好,她回家马上就跟我们说,要给孩子买这个那个。别人说孩子生病了要打针,可以在医院要求医生开针水,她也马上回家跟我们宣布,以后孩子生病,要求医生打针就好了。
好几次,我都没反驳她,毕竟我们的工资无法支撑请保姆的开销,而婆婆也很热心地来带孩子,不好当着她的面说她做得不好。上个月,孩子感冒发烧了,刚开始,温度不高,婆婆便说要去医院打针。我拦住了,先在家物理降温,如果温度居高不下,再去医院。孩子降了几次温,后来又升起来了。婆婆一直在我们夫妻俩耳边唠叨要去医院打针,不去不行。因为我不赞成一去医院就打针,所以两个人僵持着,丈夫左右为难。后来,还是看孩子不舒服,才没有争执下去,赶紧把孩子抱去医院。去了医院,婆婆还建议医生给打两天的针,当场就被医生拒绝了。
我喜欢看些科学育儿的方法,每回看完告诉婆婆,婆婆听完就点点头,可等我上班了,她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做。我可以理解她有自己照顾孩子的一套方法,可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就不能综合一下大家的看法呢?
情感专家陈廖娜:陈女士和婆婆对孩子的抚养都很用心,陈女士经常阅读有关科学育儿的书籍,婆婆也经常与同龄人交流。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和碰撞。总的来讲,我们大致可以把婆婆的方法归纳为经验主义,而陈女士的方法则是讲究科学。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科学方法,那么经验是行之有效的;一旦有了科学方法,那么经验主义应该为其让步。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正如陈女士所说的,综合一下大家的看法,择优选用。既然陈女士已经有综合大家意见的想法,相信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就孩子的养育问题好好与婆婆沟通、商量,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如何科学、健康地抚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