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华盖
误区八:过长时间吃药
造成后果:有可能延误有效的治疗期或者使疾病恶化。
正确做法:吃某些药已两三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不要再吃了,很可能宝宝的病症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须尽快带他去看医生。
误区九:擅自分享处方药
误因分析:如果你家宝宝上个月用剩了一些眼药水,现在邻家的小弟弟也得了同样的眼病,为什么不可以用那瓶剩下的眼药水呢?首先在上次使用时,药水的滴管可能已受到了污染;其次药物有可能过期了。另外,看上去症状相同的病情却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正确做法:既使同一个宝宝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给宝宝使用相同的处方药之前,也要请医生检查,告诉医生你手头现有的药品,让他来作判断。
给宝宝喂药的双原则
1、选好药剂: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轻的父母喜欢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但是普通汤匙不易掌握药量,给的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疗效。
2、掌握正确方法
(1)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在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把药水倒入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
(2)婴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也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
图片来源于华盖
(3)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4)由于一些药物实在太苦(如中药汤剂)宝宝拒绝服药时,可暂时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避免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
(5)有些宝宝已能识别物品,当认出是药物拒绝服用时,家长应给孩子讲明药物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不吃药会耽搁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对3岁左右的幼儿尤为重要。这样做能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并积极参与药物治疗。
给宝宝喂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否则爸爸妈妈也不会有这么多错误的形式。其实,给宝宝喂药也不复杂,关键就在于选好药剂,掌握正确的方法!
正确喂小儿用药的方法
1、糖浆:是液状的药水。带有一点甜甜的味道,让婴幼儿比较容易入口;但有独特的苦涩味,所以有些孩子不敢喝,有时候好几种药混在一起的。
喂药的方法:
(1)慢慢地摇晃瓶身,让浓度均匀。
(2)量分量时,视线须与刻度保持水平。
(3)使用喂药器慢慢注入嘴巴里。
2、药粉:每次的药量分开。一般的服用方法是用药粉加水搅拌,如果是颗粒较大的药,可以先放在水中溶解再喝。
喂药的方法:
(1)加数滴水:把药粉放在一个小碟子里面,然后用喂药器滴入二至三滴的水,或用杯子加水。水一次不要加太多,以免太稀、太大杯。
(2)用手指搅拌成泥状:用干净的手指把水和药粉搅拌在一起。搅拌时动作要快,不然会有苦味,如果水不够,再用喂药器加入一、二滴水。
(3)涂抹在婴幼儿的脸颊内侧:将药搅拌成泥状之后,直接涂抹在婴幼儿的脸颊内侧。最好不要碰到婴幼儿的舌头,因为他可能会吐出来,然后再立刻喂他喝白开水,不要让药残留在口中。诀窍是:动作要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