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父母没有经验,手忙脚乱地给宝宝清洗好身体之后,发现宝宝屁股红红的、脸上长湿疹了,或者是宝宝指甲太长抓花了脸等等症状之后,也不知所措了。其实,这类父母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婴儿洗澡后的护理问题,不是说把孩子洗干净了穿上衣服了就完成任务了,父母还应该在婴儿洗澡后给婴儿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婴儿洗澡后怎么护理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1、刚出生的两周内的婴儿脐部还没有完全恢复,父母给宝宝洗澡后应该注意观察脐部的恢复情况。父母洗澡后用浴巾裹住宝宝的全身时,可留出脐部,用酒精棉棒从中间向外清洗脐部,注意保持脐部的干燥和清洁。如果脐部发红、出脓液或有难闻的气味,就应该找医生处理。
2、宝宝洗澡之后,父母应该用浴巾将宝宝包裹起来,并且擦干净身上的水分。通常在宝宝的皮肤褶皱处,可以替宝宝扑上爽身粉,如果发现宝宝小屁屁有发红的迹象,应该给发红处擦上屁屁霜,防止发生尿布疹。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应该及时带宝宝看医生按照医生嘱咐给宝宝擦药,避免情况恶化。
3、如果洗完澡之后感觉宝宝脸部皮肤干燥,可以在宝宝脸上涂少量的润肤霜。现在市面上有销售专门针对宝宝皮肤设计的护肤品,父母们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购买。
4、上述三个护理步骤是常用的婴儿澡后护理工作,除此之外,如果父母时间比较充裕,房间里又有暖气的,可以在洗完澡后只用浴巾包好宝宝,然后将宝宝放到房间里的床上,脱光衣服,给宝宝做按摩动作,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精油对宝宝进行按摩。另外,细心检查宝宝的手指甲和脚趾甲,如果太长了,可以适当剪一下。
婴儿洗澡对于婴儿的成长发育、皮肤清洁、亲子感情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婴儿应该勤洗澡。但是,也有宝宝不能进行洗澡的情况,如果有下述这些情况,父母们就先不要给宝宝洗澡,等情况好转之后再给宝宝洗澡。
1、宝宝打过预防针后,皮肤上会暂时留有肉眼难见的针孔,这时洗澡容易使针孔受到污染。因此,宝宝打预防针之后,父母最好等到第二天再给孩子洗澡。
2、如果宝宝频繁呕吐或者腹泻时,家长先不要给孩子洗澡。因为洗澡时难免搬动宝宝,这样会使呕吐加剧,不注意时还会造成呕吐物误吸。洗澡也会给孩子带来着凉的机会,加重孩子不舒服的症状。
3、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建议洗澡。给发热的宝宝洗澡,很容易使宝宝出现寒战,甚至有的还会发生惊厥;不恰当的洗澡有时会使皮肤毛孔关闭导致体温更高,有时又会使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致使宝宝身体的主要脏器供血不足。另外,发热后宝宝的抵抗力极差,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风寒引起再次发热,故主张热退48小时后才给宝宝洗澡。
4、喂奶后不应马上洗澡。喂奶后马上洗澡,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被热水刺激后扩张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其次由于喂奶后宝宝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呕吐。所以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为宜。
5、低体重儿要慎重洗澡。低体重儿通常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宝宝。这类宝宝大多为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波动。所以对这类特殊的宝宝要慎重决定是否给以洗澡。
6、如果天气太冷而房间或者浴室里又没有暖气,父母也不用天天给孩子洗澡,避免孩子着凉感冒。有些父母为了让宝宝洗澡时暖和一点,在浴室里安上浴霸,现在已经有很多关于浴霸影响孩子视力发育的新闻出现,建议父母在购买浴霸时还是应该慎重考虑一下。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暖气设备,家长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