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 小编教你怎么解决(2)

时间:2016-10-10    作者:qpxadmin

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

  非大疱型脓疱疮包括原发的传染性脓疱疮和继发的脓痂型脓疱疮,是脓疱疮最常见的一型,约占70%,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感染。典型临床表现开始为局部出现一个2~4毫米的红斑,红斑迅速发展形成一个小水疱或脓疮,疱壁很薄,极易破溃,其渗液干燥后而形成典型的蜜黄色痂覆盖在浅表糜烂的表面,疱壁已经破裂,因此看不见脓疱。常继发瘙痒性皮肤病,如丘疹样荨麻疹、湿疹等。

  成因及护理

  1.新生宝宝皮肤娇嫩,角质层不完备,洗擦时很容易破损,为细菌的停留入侵造成机会。

  2.新生宝宝穿的衣服、衣领及纽扣过厚过硬,擦损皮肤;或穿着存放已久的衣服,或旧的未消毒衣物。

  3.新生宝宝脓皮疹多见于与鼻腔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护理人员接触者,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例如母亲鼻部带菌,应隔离或滴鼻消灭带菌状态,戴口罩和洗手也是必要的。

  4.新生宝宝皮肤皱褶的地方,容易潮湿积垢,为细菌繁殖提供方便。因此,护理新生儿时不可不注意。

  治疗

  新生宝宝脓疱疮一经发现,应立即隔离和就医。病情轻者可以肌注青霉素或口服抗菌素;病情重者可静脉滴入抗菌素并配合全身支持疗法,局部常外敷1%~3%黄连素或0.5%的新霉素软膏,或1%龙胆紫溶液,并在患处四周正常皮肤每隔两三个小时涂50%酒精,以减少自然接触传染的机会。

  较重的脓疱疮,大多在头面、胸背及四肢皮肤上,有豌豆大小的疱疹,内含微浑液体,疱疹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可自行溃破,称为天疱疮。处理时除局部皮肤患处涂药外,还应肌肉注射青霉素,并给予充分的营养和水分。这种情况,一般都要到医院去医治,临床需要1~2周才会痊愈。若未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当,可发展成新生儿脓毒血症,那就危险了。

  在局部外用药前应先清洁局部皮损,去痂挑疱。清洁液常用1%—3%硼酸溶液,1:2000黄连素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等。对于皮损广泛及有合并症的患者,必需应用抗生素。

  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脓疱疮的发生,平时宜避免损伤皮肤,勤洗澡、勤换衣裤。出汗多时要随时用干毛巾或手帕吸干,使皮肤保持干燥清洁。有人主张用0.5%新霉素油膏或杆菌肽油膏(每克内含400~500单位)敷于新生儿脐周围,可以预防皮肤感染。妈妈抱孩子前必须洗手,洗手时可采用含3%六氯酚肥皂。

  预防脓疱疮最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皮肤损伤;发现患者及时隔离,尤其在托幼机构,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要煮沸消毒。

  传染性

  脓疱疮不仅在新生宝宝中多见,更应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脓疱疮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又名脓疱病、接触传染性脓疱疮,俗称“黄水疮”。临床上常分为大疱型脓疱疮和非大疱型脓疱疮两型。尤其是夏末秋初(7月~9月),在广大的农村和城市人群集中,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患病的宝宝很容易通过搔抓感染部位,将感染散播给自身其他部位或其他宝宝,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常可导致小流行;其次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污染物,如梳子、刷子、玩具或图书等传染。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主要见于儿童,以1~5岁为高发年龄。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