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健康知识你要懂得

时间:2017-06-02    作者:小鑫

  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是一种常见于新生儿的临床病,这病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所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这病的病发率下降了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讲解一下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所致,常见于婴幼儿时期,也见于孕妇及哺乳妇女,其他年龄较少见,确切的发病率欠详。随着人民生活经济情况的好转,在大中城市此病已属罕见,但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等地的农村尚不少见。

  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内小儿,叶酸缺乏者4~7个月发病,而维生素B12缺乏者则在6个月以后发病,其中单纯用母乳喂养又不加辅食者占绝大多数。

  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一)一般表现:多呈虚胖体型或轻度浮肿,毛发稀疏,发黄,偶见皮肤出血点。

  (二)贫血表现: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大多数,面色腊黄,疲乏无力,因贫血而引起骨髓外造血反应,且呈三系减少现象,故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三)精神神经症状: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或不哭,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如原来已会认人,会爬等,病后又都不会,此外尚有不协调和不自主的动作,肢体,头,舌甚至全身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甚至抽搐。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及改善饮食:如系母乳喂养儿,应改善乳母的膳食营养,婴儿还须添加辅食,按时断奶,纠正偏食习惯。积极予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二)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维生素B12,100μg/次 每周肌注2次,连续2-4周,直至网织红细胞正常、且能配合添加辅食为止。对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5mg每日3次,连用2周后,可改每日1次。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的利用,可同时口服,以提高疗效。目前主张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应用,再加服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

  饮食保健:

  平时可以多补充一下营养,给体内增加更多的营养,有营养的食物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预防护理:

  预防本病应从改善人群膳食结构及改变生活习惯着手,对易发病个体应提高药物预防意识,WHO推荐每日叶酸需要量为:6月内婴儿40~50μg,7~12月龄120μg,1~12岁200μg,13岁以上400μg,孕妇800μg,哺乳期600μg,对蔬菜摄入量,加工方法应进行宣传指导,对素食者的膳食应有维生素含量的规定,对发病较高的农村应进行改变其生活习惯的宣传教育。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的说法,生活经验是我们不断累积而来的,如果你缺乏生活常识就收藏我们网站吧!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