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疾病呈散发性,可传播,婴幼儿一旦感染病毒,不会立刻发病,因为病毒会潜伏1-3天。
10-11月份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期,除了要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外,还要预防ECHO病毒、科萨奇病毒感染,因为这些病毒也是可以诱发疾病的。如果一个幼儿发病,其排出的粪便沾到衣服上,其他幼儿接触了,也可能会患病。所以,要警惕。
另外,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较多,不会迁延诱发其他疾病,所以,也无需太过担心,只要根据医生嘱咐做好治疗,很快就会痊愈。整个疗程一般不会超过8天,不会出现中毒症状。
婴幼儿之所以会得秋季腹泻病,除了病毒感染外,还有其他原因。那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有哪些呢?腹泻通常是怎么引起的?一起来看看吧。
1、饮食不当。婴幼儿发育还不成熟,消化功能还不完全,但对营养需求量又多,如果在饮食中吸收了太多营养,消化不了,胃肠负担会加重。另外,喂养不当,如额外增加奶粉量,使用错误的冲调奶粉方法,频繁换奶粉等,也要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力低。婴幼儿免疫力低,各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如神经系统、肾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所以,当细菌入侵时,无法抵御细菌,由此引起腹泻。
3、餐具未消毒。婴幼儿比较敏感,如果奶粉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奶瓶装着,喝后可能会感染病菌,因为病菌可通过水源感染,而冲奶粉需要水。
4、受季节影响。秋季昼夜气温变化大,婴幼儿不适应,忽冷忽热,很容易感冒。一旦感冒,可能会并发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