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很容易就会生病,在医院的儿科简直是人满为患。而当你走到输液室当中,宝宝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的。很多父母都认为,吊针比吃药好,副作用又少,而且,见效快。所以,许多的父母都乐于给宝宝输液。其实,输液非小事,别动辄就给宝宝输液。
一、别动不动就带宝宝输液
案例一:
前段时间连日阴雨,天气湿冷,陈女士两岁的儿子感冒了。
孩子吃药两三天后还不见好,消瘦了很多,奶奶心疼,一定让陈女士带孩子去医院挂针。陈女士是护士,她认为,宝宝发烧、流鼻涕、咳嗽,只是普通感冒的症状,根本用不着输液。婆媳俩意见不一致,闹得不开心,这让陈女士很烦心。
事实上,有很多家长认为,宝宝生病后,单靠吃药好得太慢,就会主动提出输液。
为什么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治疗宝宝感冒,到底是吃药好,还是输液好?
案例二:
“医生,要不要挂针,挂针是不是好得快些?”
“吃药吃了好几天,没有效果,还是挂针吧。”
萌萌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偶尔听到咳嗽。“每次生病了都带到这里就诊,每次萌萌来,萌萌妈妈都说这几句话。而且这次感冒不是很严重,孩子爸爸觉得不用挂针,但吃了三四天药,还是咳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我和婆婆就带过来看看,决定让她挂针。”
萌萌的妈妈说,口服药药效慢,又不好喂,而且以前一感冒发烧就让孩子输液,有了依赖性,每次感冒都要通过挂针才能好得快,不然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小编记者:
网上曾经对100名家长做了一个调查。
针对“孩子感冒发烧后,会首选哪种治疗方式”的提问,59名家长选择“输液或肌肉注射”;30名家长选择“口服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 11名家长选择“多喝开水,先观察,再吃药”。
对于“您为何会选择给孩子输液”的提问,选择“听从医生建议”,占47%;选择“凭经验认为输液好得快”,占31%;选择“孩子喂不进药,省得让孩子遭罪”,占22%。
对“您是否了解输液对孩子身体的危害”的提问,选择“很了解”,占5%;选择“了解一些”,占80%;选择“不清楚”,占15%。
小编医生:
输液的人为何这么多?小编医生认为,一部分是医生从经济利益考虑,让患者被“输液”,大部分原因是病人主动要求输液,有时甚至对医生的劝导不买账。
而且这在小儿科最为明显。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宝贝,有点感冒发烧,家长就紧张得不得了,赶紧上大医院,生怕有什么闪失。甚至有的家长主动跟医生要求用抗生素,快些退烧。他们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看到疗效。但家长们不知,一味盲目地给孩子输液,很可能造成孩子对多种抗生素有抵抗能力,成为‘耐药宝宝’。”
对于孩子生病后是否输液,家长们其实也很纠结。自己感冒了,可以扛一扛,但孩子感冒了,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只知道哭闹,说不出来哪里不舒服。我们希望他能快点好,只好首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