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四 睡眠太少
“妈妈,就让我再玩会吧,我玩多一下下再睡好不好嘛?”
小编点评:充足的睡眠是宝宝发育的先决条件,宝宝贪玩是天性。许多家长,不注意这一点,听之任之,加上家长爱熬夜,对宝宝关心不够,没有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习惯,宝宝每次都是玩得很累了才睡觉,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久而久之,宝宝疲乏过度,就容易生病。
综上所述:该行动时就行动,逼着宝宝去睡觉。
小编支招
1、晚上9点甚至更早时宝宝就应洗漱准备睡觉。
2、睡前家长应该关暗床头灯,制造一个良好睡眠环境,给宝宝讲个温馨的睡前故事,让宝宝安静入睡。
小事五 胆小,少与他人接触
什么,现在连胆小都不行啦?胆小还能生病,是不是真的啊?
可不是嘛。现在的宝宝,大多是独生子,住在一间一间的商品房里很少见到邻居,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一些家长,不注意提前训练和心理准备,3岁以后,猛然让宝宝上幼儿园了,宝宝自然就有明显的恐惧和不适应,因为心理的作用,宝宝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睡眠不实等现象,可是如果去医院检查,却发现没有问题。
小编点评:多于他人愉快相处也是很好的预防药哦。
小编支招
1、几个月大的宝宝要多抱出去晒太阳,并与人多接触。
2、会走的小朋友可带去游乐场、亲子班,与同龄宝宝多接触。
3、上幼儿园前去园里参观,慢慢适应那里的情况。
4、上幼儿园最初几周,每次接宝宝的时候,要多夸奖宝宝。让宝宝喜欢幼儿园,减少上幼儿园的恐惧。
小事六 经常输液
宝宝发烧这么严重还不输液啊,输了液才快点好啊。为什么这样会造成宝宝反复生病的情况呢?
确实。有些父母,见宝宝生病就紧张,医生不建议宝宝打针,家长却强烈要求输液。他们认为宝宝发烧就是严重的表现,烧退了,才是疾病好转的迹象。所以,宝宝发烧就给宝宝打吊针,这是非常错误的。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并且一定程度的发烧是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反应,所以,如果判定宝宝只是普通感冒,血常规没有明显异常,不要见发烧就打针。这样做会导致宝宝免疫功能紊乱,造成宝宝反复感染。
小编支招
1、输液还是吃药,爸爸妈妈要听从医生建议。
2、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发烧的时候精神很好,能吃能玩,不超过38.5℃,这个时候给宝宝多喝水,而不是急于输液。
Tips:如果宝宝经常生病,首先要排除一些病理性的因素,做一些全面的检查。如果宝宝没有异常,那么在宝宝不生病的时候,了解宝宝自身的一些特点,注意改善一些不良习惯,就能使宝宝的发病率降低。
其实,父母对生病的概念存在极大的误区。生病也不全然是坏事情。宝宝每生病一次,机体的抵抗力就增强一些。那么宝宝要生几次病才需要家长格外关注呢?
来算算宝宝一年感冒的次数吧(注意,两次感冒时间相差一周以上才能算两次感冒),0-2岁最多7次,3-5岁最多6次,6-13岁5次。在临床上,如果超出上面的标准,或者上面各年龄段患支气管炎或肺炎的次数分别超过3、2、1次,我们就诊断宝宝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那就要仔细检查发病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