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这样做:
1、孩子表现好的确值得奖励,但除了吃以外,有很多其它方法可行。
2、营养师周秀娟从小就帮女儿准备“集点卡”,每次她表现良好,就在卡片上盖一个章,集满一定数目,女儿便可以兑换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文具。
3、直接询问孩子的想法,如果你觉得他提的要求可以接受,那就用这个奖励他。
4、如果孩子想要的东西能帮助他增加活动量、培养运动习惯,像是一台脚踏车、一颗篮球、直排轮或是暑假参加游泳班,那更好,最好你陪他一起参与,同时也让自己找到机会多活动身体。
家长问题8:让孩子用吃打发时间或是宣泄负面情绪。
虽然吃能够抚慰人心,让人感觉愉悦,不过一旦养成心情不好就找东西吃的习惯,尤其是情绪性地吃喝,很容易过度进食,想不发胖也难。
父母可以这样做:
1、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帮助他解决问题。
2、平时能倾听孩子说话,当他遇到问题、碰上挫折时,才会主动告诉你。如果发现孩子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引导他把心里的感觉说出来。
家长问题9:让孩子将眼睛贴在电视、计算机屏幕上。
国外研究指出,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愈长,愈容易有体重超重的问题,如果他每天花超过5小时看电视、上网或是玩计算机游戏,那他变成胖小孩的机会,比其它每天花少于2小时做这些事的孩子高出5倍。
更糟糕的是,电视看得愈久,孩子也愈容易接触各式各样向他们招手的零食、饮料广告,让他们更渴望吃这些不利健康的食物。
父母可以这样做:
1、离开沙发,全家人一起找机会活动。
2、限制孩子每天看电视及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例如不超过1小时,或者只让他们在假日休息时玩计算机游戏。
3、孩子放学回家,别急着催促他们坐下来写作业、温习功课,他已经在教室坐了一整天,脑袋需要暂时休息,如果居家附近有公园或运动场地,至少让他们活动30分钟,再回到书桌上。
家长问题10:以言语责备、嘲讽有体重问题的孩子。
“不准吃了!你那么胖了还吃!”、“一天到晚只知道喝可乐,小心肥死!”用负面的言词责备或讽刺孩子,不但收不到制止效果,反而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打击他改变习惯的意愿,到时候不只体重问题没有改善,还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要和孩子合作改善饮食情况,而不是上对下的控制,否则孩子自主意识愈来愈强的时候,便开始反弹,可能导致饮食问题更加严重。
父母可以这样做:
1、让孩子知道你在身边陪伴、支持他,并不时以言语鼓励他持续下去。
2、 家庭的支持对孩子改变饮食、活动习惯,甚至进行减重相当重要,孩子需要父母常常提醒他注意一些事情,同时也需要父母鼓励来持续做下去。
当孩子做了一些正向的改变,别吝于称赞他,即使这个改变很小,像是晚餐时自愿多吃两口蔬菜。任何一点小改变都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