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掏耳朵会致癌吗,小孩到底要不要掏耳朵

时间:2020-06-08    作者:起跑线小编

经常掏耳朵会致癌吗

经常掏耳朵会致癌吗

很多宝妈都有给宝宝掏耳朵的习惯,但最近一条新闻可是把宝妈吓得不要不要的,报道称成都一男子因长期掏耳朵得了外耳道乳状肿瘤!掏耳朵还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经常掏耳朵并不会致癌,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易大夫告诉我们,一般来说,只有掏耳朵用力过猛,损伤了外耳道或是鼓膜,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之后,再经过长期的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外耳道乳状肿瘤,但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虽然经常掏耳朵未必会致癌,但也会破坏到耳道内的酸性环境,对耳朵健康不利。

据医院门诊数据统计,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或直接因掏耳致伤而感染。宝宝的外耳道不同于大人,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宝妈宝爸在掏耳朵时的力道难把握,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小孩到底要不要掏耳朵

小孩到底要不要掏耳朵

一般来说,3岁前的宝宝比较容易有耳屎,但其实宝妈们并不需要刻意去清理。这是因为耳屎是用来保护耳朵的,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

耳朵里的耳屎也叫“耵聍”,这是一种由外耳道中的耵聍腺分泌的物质。耳屎平时是会随着人的头的摇摆动作、身体晃动、张口咀嚼食物等动作自动脱落,一般是不太需要专门去清洁的。

宝宝耳朵里有少量的耳屎是不会影响听力,反而还像个屏障一样遮挡住粉尘、小虫和其他物质,对外耳道具有保护作用。

不仅如此,对于耳朵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宝宝而言,耳垢也是一道保护伞——各种不同的声波通过耳道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朵才能听到声音,但如果声波过强,如打雷、爆炸等,鼓膜受到剧烈震动,容易招致损伤。而对于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宝宝而言,这种伤害更为严重。此时耳垢则可以像消声器,把那些对宝宝来说十分剧烈的声响挡在外面,削弱了声波对耳膜的冲击,保护了鼓膜,进而也保护宝宝听力。

看到这里,宝妈是不是惊呆了?小小的耳屎居然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