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5项血规化验单 妈妈能看的懂吗(2)

时间:2016-11-23    作者:qpxadmin

宝宝5项血规化验单

  附:正常范围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

  3、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宝宝5项血规化验单

  附:正常范围参考值: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4、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计数,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在集体正常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的粘附聚合作用。

  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内科疾患如胶原性疾患、脾功能亢进、尿毒症、肿瘤骨髓转移引起骨髓纤维化时可继发血小板减少。某些造血系统疾患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凡体内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粟粒结核等血小板也往往减少。

宝宝5项血规化验单

  血小板显著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髓转移(有溶骨性变化时)。在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也能呈现一过性增多。此外,骨折、出血和手术后,血小板可反应性轻度增高。

  附:正常范围参考值:

  (100~300)×10^9/L。 (10--30万/mm3)。

  5、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正常血液中白细胞以细胞质内有无颗粒而分为有粒和无粒两大类,前者粒细胞根据颗粒的嗜好性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后者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每类细胞的形态、功能、性质各异。

  A、嗜中性粒细胞:(1)增多: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大叶性肺炎,流性性脑膜炎,败血症等)白喉,烧伤后,大手术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失血,溶血,组织坏死等。(2)减少: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结核病等),病毒感染(如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

  B、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寄生虫病(如钩虫、蛔虫、血吸虫、肺吸虫、绦虫等),某些药物的应用(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先锋霉素等),皮肤疾病(如天疱疮、湿疹、剥脱性皮炎、牛皮癣等);某些血液病,肺浸润嗜性粒细胞增多症(如过敏性肺炎,热代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过敏性呼吸道综合症等)以及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前期等。(2)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的早期,以及应激状态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