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钠摄入过量的危害 导致骨质疏松

时间:2016-10-21    作者:qpxadmin

  盐吃多了不好,这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因为高盐会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但作为盐中的主要成分,父母对食物中钠含量的标注却未必会在意。目前的加工食品中普遍含钠, 一般很难缺乏,婴幼儿面临的主要是钠摄入过多的问题。究竟婴幼儿一天需要摄取多少钠才合适呢?

宝宝钠摄入过量的危害

  婴幼儿每天应摄入多少钠

  我国营养学会对其他年龄每天每人适合摄入的钠的含量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6个月以内的婴儿为115-350毫克,6个月至1岁为250-750毫克,1岁以上325-975毫克,4岁以上450-1350毫克, 7岁以上600-1800毫克,11岁以上900-2700毫克,成人每天需1100-3300毫克。所以,以后在购买食物时,可以通过包装袋上的营养标签来对号入座了。

  那么,除了盐以外,还有哪些食物含有钠呢?从少到多排列是,水果、蔬菜、谷物和蛋白质类食物,其中水果几乎不含有钠,腌制食物中钠的含量最高。

  在我们每日常见的食物中,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种食物中,火腿、熏腌肉、红肠、泡菜、午餐肉、香肠、海带、酱油、番茄酱、虾、玉米片、燕麦、马铃薯等。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关注带有包装的食品标注出的钠的含量,对于一些未标注出来的食物也要提高警惕,适当控制摄入量。

  婴幼儿的“超钠”饮食

  孩子的饮食习惯主要来自于家中大人,而家中大人的错误观念与不良行为,正是导致孩子饮食超钠的主要原因。

  1、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喂养2岁以内的宝宝。

  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宝宝消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等的高含量与宝宝未成熟的肾脏能力不相适应。

宝宝钠摄入过量的危害

  正确做法:尽量母乳喂养,如要人工喂养,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选用配方奶粉,不要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喂养。

  2、奶粉过浓。

  有时候,新妈妈总觉得照说明泡出来的奶太淡了,所以都会自己加一些奶粉,这样宝宝才能吃饱长胖。

  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

  正确做法:奶粉不宜过浓或过淡。喂养宝宝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冲泡奶粉,不要擅自添加奶粉量。

  3、辅食中盐过量。

  饮食中大部分的钠是以氯化钠形式存在,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宝宝从4~6个月接触辅食起,就开启了人生的味觉之旅。有些爸比妈咪总觉得不够咸,急着让宝贝小小的味蕾体验各种味道。

  正确做法:从替宝宝添加副食品开始,米粉、麦粉到蔬菜泥、水果泥等,都是不需要添加调味料的,即便过了1岁,我们仍希望妈咪能持续多让宝贝享受食物的天然原味,越天然、无添加的食物原味,越适合小小孩,也才是真正的健康美味。

  另外还要提防看不见的“盐”。有的妈妈给孩子烹制食品时较少放盐,却疏忽了那些无形的盐。最常见的无形盐就是咸菜、咸鱼和腊肉。要让宝宝口味轻,应尽量从食谱中删除掉这些食物。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