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岁以下儿童来说,佝偻病是他们的高发病之一,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称,而老百姓又常称之为软骨病。为什么小孩容易患上佝偻病呢?主要是因为小孩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造成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钙质不能沉积在骨骼上,致使出现骨骼畸形。所以家长可以通过给小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来预防。佝偻病的病因主要为:
1、日照不足。
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波长为296—310nm的紫外线照射始能转化为维生素D3,因紫外线不能通过玻璃窗,故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2、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出生素D量甚少,虽然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有利于钙的吸收,但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3、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生长迟缓的婴儿发生佝压病者较少。
4、疾病因素
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亦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提高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会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佝偻病既然对人的身体造成影响,佝偻病会使小儿的抵抗力降低,而且容易合并,导致肺炎及腹泻等的疾病发生,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而佝偻病的起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因为钙是骨头生长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是帮助钙消化吸收的。缺少了维生素D,钙就会吸收不了。因此二者都不可缺少。所以针对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一般治疗。
每天加强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在饮食缺钙上,可给孩子补充乳酸钙或葡萄糖钙,但每日的量不得超过l克。如果小孩子的钙磷都缺乏是,可以磷酸钙与维生素D同服,并多吃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
2、维生素D治疗。
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鱼肝油,持续一个月后,改服预防剂量。在夏天时,口服的鱼肝油可减量,但不宜完全停止。随地区和病情不同而适当增减。
注意:在大量用维生素D时须注意防止中毒,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钙剂治疗。
在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可适量的服用钙剂或骨粉。如口服葡萄糖酸钙,每天l一3克;或者元素钙每天500一600毫克。钙剂应长期服用,一般持续数月或者数年。
4、人工紫外线疗法。
天然日光是维生素D最为经济的来源,但由于受季节气候的限制,人们无法享用阳光的沐浴。所以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人工紫外线治疗,如水银石英灯,每星期照射3次,每次5一20分钟。每一个疗程为4一6星期。注意,在有皮肤不良反应时,应暂停使用。
5、矫形疗法。
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骨骼的畸形多能自行的恢复,不需再矫形。但对与晚期佝偻病较重的畸形,就不一定能完全复原,所以需在4岁以后,佝偻病停止进展时,考虑进行手术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