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宝宝乱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将影响宝宝的一生

时间:2019-10-19    作者:起跑线小编

上周,南宁市的一奶奶棒打孙子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而这场“棍棒教育”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被打的孩子从小丧失父母,上小学后性格变得顽劣,与同学打架,期间换了不少学校就读,还偷过超市的东西,让爱之深责之切的奶奶无奈下狠心动手教育。

仅从视频中的孩子去超市偷过东西的行为来说,他可能并不是真正需要那些东西,而是一种追求关注或寻求刺激的一种方式。这种行为应该在更小的时候就已显露端倪,但是却没得到长辈及时的关注和正确引导,从而导致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大胆,最终演变成偷窃行为。

发现宝宝乱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将影响宝宝的一生

其实,每个宝宝在小的时候都拿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一些玩具、布娃娃等。年幼的他们并没有意识这种行为是大人眼中的“偷”,只是出于一种“我喜欢、我想要”的心理,而做出“拿”的动作。这个时候,大人的处理方式通常是以下三种:

A、不分青红皂白严惩:大人过度敏感,怒火冲天,认为宝宝拿别人的东西是捅了“天大的篓子”,学坏了,对宝宝进行非常严厉地批评、处罚。

B、不以为然甚至夸赞:认为孩子还小,东西又不值什么钱,拿点别人的小东西是占便宜了,不制止也不教育,甚至夸赞孩子“能干乖巧”。

C、耐心引导理性对待: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冷静地分析宝宝“拿”东西的思想心理,耐心跟宝宝说清楚偷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陪着宝宝一起及时归还物品,主动道歉。

发现宝宝乱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将影响宝宝的一生

在这三种处理方式中,前两种都会给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所以建议家长们采用第三种方式,并且注意以下三点:

1、当宝宝发现TA平时玩的东西被其他人拿走,会情绪激动或“啊啊”表示抗议时,就表示宝宝已经有物品所有权意识了,大人可以就此帮助TA形成物品所有权概念。将宝宝的东西和大人的东西区分,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说清楚这是谁的,需要得到谁的允许才能使用。在使用宝宝的东西时,也需要征求宝宝的意见,不强硬要求宝宝分享。

2、不轻易给宝宝贴任何标签。不要将宝宝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视为“偷”,也不要因为宝宝不肯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而说TA是“小气”。

发现宝宝乱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将影响宝宝的一生

3、在宝宝拿了别人东西,意识到自己闯祸时,请拥抱TA,因为此时的TA也在感到紧张和害怕,耐心地告诉宝宝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错事应该主动承认错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责任感,陪宝宝把东西物归原主,真诚地向对方表示歉意。

当宝宝接受到来自大人的关爱,有了大人的表率作用,宝宝自然会改正所谓的“问题”行为,成为一个懂礼貌、三观正的天使宝宝。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