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这么小就懂这么多,真让我担心!

时间:2017-06-26    作者:起跑线小编

  中国青年报一项对2000人的调查显示,有65.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从小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常常羡慕那些所谓的“熊孩子”。因为觉得“熊孩子”才是快乐的,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想方设法拿到,从不压抑情感,长大以后往往也是敢于追求梦想的一群人。

  到底是“懂事的孩子”快乐还是“熊孩子”快乐?调查中,有43.8%的受访者认为熊孩子更快乐,而认为懂事的孩子更快乐的仅占19.1%。有时候会想,如果回到小时候,自己还要不要这么“懂事”。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孩子,能够自由地成长”。

  01 鱼有鱼的活法,鸟有鸟的自由

  我很懂事,小的时候父亲挣得还不多,他说我五岁的时候看中了一个很贵的玩具,他当时买不起,跟我说“太贵,不买,可以么?”,我就点点头走了。

  你以为我在夸自己?不是,是心疼,我心疼那个不要玩具的小小孩,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告诉爸爸“我很喜欢那个玩具,但我更喜欢你,虽然我可以不要玩具,但下次如果我下次再有愿望的话,你要满足我”。

  其实我根本不记得那玩具长什么样子了,我只记得,我不会拒绝,从小到大都如此,或许是家长,或许是同学,又或许是老师,总之他们的请求我从不拒绝,同样的,我也从来不向任何人提要求。

  后来,我慢慢发现,我这种善解人意背后,更多的是自卑,我怕对方不高兴,所以我从不提出自己的需求,哪怕我自己不开心一点,也不能惹别人不开心。

  我不告诉爸爸我讨厌吃手擀面,因为他喜欢。我不告诉老师我不想替她搬作业,因为这是她的“器重”。我不告诉同学其实我很讨厌她的说话方式,因为我们是朋友。我怕失去他们。

  我满满的善意之下竟然隐藏着我深深的自卑。

  我曾见过因为一个吃辣一个不吃辣而吵得不可开交的朋友,我曾见过因为要换苹果手机而问父母要六千块钱的孩子,我曾见过撒娇着要对象替自己做这做那的女孩,我曾见过和老师抬杠的学生,我曾见过拒绝让座的青年。

  我不知道他们这样做对不对,我只知道我不敢。

  我厌烦吵架所以吃什么都行,我体贴父母所以我从不索求,我独立甚至把男友处成了朋友,我尊师重道所以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我主动让座不是因为我不累,是因为老人站在那里我难受的还不如自己站起来,我不是道德高,我是怕别人唾弃我。

  后来,我学着拒绝。我拒绝同学无礼的要求,我拒绝道德绑架,我拒绝做个乖孩子,我甚至也想学别人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要求,哪怕让别人难做,我要为了自己而活,我再也不忍让任何人,任何事了!

  结果我发现,我更难受了。

  我天生就不是那样的人,我没办法像有的人一样去麻烦别人不论对方有没有空,我没办法问父母要钱去满足自己的虚荣,我看见弱势群体就想帮助,哪怕他真的不感激我,我不知道是自己被压抑的太久了,还是我的本性就如此呢?

  后来,我就释然了。为什么要刻意改变自己呢?为什么要怀疑自己呢?

  如果你不擅长拒绝别人,说明你认为这件事你可以帮,何不帮一把赚个人情?如果你不想啃老说明你愿意去奋斗,那就去吧。如果连男朋友都不想麻烦,说明你自己独立,这也没什么不好。看到老人就想让座,那就让吧,如果你真累趴了,你是站不起来的。

  我的心里还是羡慕着那些直爽的拒绝别人,说话带刺,甚至有点无理取闹的人,因为我不敢。就像我曾羡慕同学说她小时候非要父母给她买超过他们工资的玩具,最后得手的那种幸福,我可能一辈子也体会不到,因为,如果我真纠缠着父母买了,可能我并感受不到幸福。

  你的懂事,一部分是因为教育,一部分是因为你本性如此。就算父母没这样教育你,其实你也跋扈不起来。

  就像那昂贵的玩具,有些人觉得得到才是幸福的,有些人觉得体谅父母比玩玩具更幸福,都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懂事归懂事,长大以后,还是学着合理的表达自己比较好。

  鱼有鱼的活法,鸟有鸟的自由,何必比较呢?

  02 既是天使也是“小恶魔”

  从小到大一直就是别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学习好、不跟父母要这要那,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乖乖写作业,爸妈从来没关心过我的学习。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从小一直生活的比较压抑。

  父母都是普通人,我们刚到北京的时候租住在很小的房间里,妈妈帮助姥姥在街上卖水果,爸爸跟别人学习手艺。我当时四五岁,开始上幼儿园,然后是小学。由于是外来人,周围的小朋友感觉家庭情况都比我的要好很多,经济条件不好,长的又不好看,所以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变的特别懂事。

  因为懂事,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偶尔过年过节出去逛街从来不敢跟父母要玩具,都说自己不喜欢;走在小吃街上,周围都是好吃的东西,也忍住口水假装不想吃,从来不哭闹;因为在几个亲戚里是经济条件最差,所以出去串门,妈妈都告诉我要懂事,从小就在厨房帮忙,别的孩子都吃吃喝喝玩玩,感觉自己就低人一等。

  我以前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我妈从来不在亲戚面前表扬,别人一说到我成绩好、学习好之类的话,我妈就谦虚到尘埃里,说光会傻读书有什么用。

  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不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从小都是自己鼓励自己,爸妈从来不会表扬、鼓励、赞美。

  因为懂事,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渴望;因为懂事,跟亲戚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就得主动让着人家;因为懂事,所以即便考试成绩好,学习好也从来不敢炫耀,还要给自己灌输这是傻读书的概念。

  但是!但是!我现在回想起起来,一个年纪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什么都不想要?怎么可能不爱吃零食、不爱玩玩具?这要承受多么大的心理压力,多么抑制自己内心的渴望才能做到“懂事”!相反,我现在觉得所谓的熊孩子,内心才是快乐的,想要什么哪怕哭闹也要让父母买,开心大闹,不开心大哭,真实的释放自己的情感,而且往往性格开朗、身心健康。

  所谓懂事,也无非就是有“同理心”,因为太能理解父母,所以懂事的孩子将父母的感受看的比自己还重要,而这类孩子长大了,也是拥有同理心的一群人,可是后果的,往往是过于顾忌其他人的感受,而把自己放低、放小,将自己的个性化放到最低,慢慢的也就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太久的不敢要,变成最后的不知道到底想不想要,别人开心就好。对自己的人生不能很好的掌控,不敢直视自己内心渴求。

  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孩子,有着孩子天真的天性,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也希望他不要为了博得父母的满意刻意去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希望他能自由的成长,“熊孩子”虽然让父母小累,但是这才是孩子的天性,既是天使也是“小恶魔”。

  03 我不道辛酸,是一种习惯。

  看《龙猫》的时候,里面的妈妈对爸爸说:懂事的孩子更让人心疼,我猛然间就心疼起自己。

  我有个不爱吃肥腻的哥哥,打我记事起,就捡哥哥不吃的肥肉、鸡鸭皮吃。每回吃饭,母亲都把肥瘦肉分开,瘦肉给哥哥,肥肉给我,炖鸡的时候,把鸡皮扯给我,鸡肉给哥哥,因为她知道哥哥爱吃瘦肉,我爱吃肥肉和皮。直到有一天,我跟一个邻居小孩争论肥瘦肉哪个好吃,我才回家尝一块瘦肉,当时我就哭了。那直击灵魂的美好味觉体验,我至今还记得。而后,我继续吃了多年肥肉。如今,我不吃任何肥腻和皮,朋友们都说我讲究,养生。

  母亲没有时间为我打理头发,一直给我剪很短的头发,穿哥哥的旧衣服,我没一点女孩子的样子,收拾得也不干净,免不了遭到歧视,我便立志在学习上碾压他们,稳稳地坐住班级第一的位置,老师对我的偏爱也为我带来了自尊心上的平衡。

  也因为我学习好,学校减免了所有学杂费,我从小学到高中都因为成绩好没交过学费,还得奖学金。四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跟父母要东西,一块手表。父亲说期末考年级第一就买。于是格外用功,年级第一,父亲说再考一次就买。而后一直到毕业每年我都考年级第一,但再也没有提手表的事情。直到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送了我一块手表,我突然一阵心酸。

  中考,我高出全市最好的中学分数线几十分,我同桌分数也刚刚够。他母亲带着他,激动地跟我说,我有熟人,到时候还让你们坐同桌。我妈却劝我读家门口一所高中,这个高中允诺不收任何费用,还有奖励。我挣扎了三天,最终决定等高考结束了再见见我的同桌,告诉他我当时多么想和他继续坐同桌。如今刚好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他。他一定不知道我有多想他,想到不敢想起他。

  上大学的时候,家里人没有送我,母亲说我懂事,自理能力强,不需要照顾。我一个人提着箱子来到大学宿舍,看着别人父母在忙前忙后,絮絮叨叨。

  我总报喜不报忧,大三得了扁平疣,满脸疣体,十分恶心。闺蜜将她和我的毛巾拿远,我恰巧看见了,百度了一下,这个病的确传染,便搬出了宿舍,开始了治疗,没有告诉家人。

  我不想出门吓人,可这个疑难杂症,很费钱,我便顶着丑陋的面庞出门赚钱。我兼职也做点小生意,一个月也能挣一两万,这些钱也才刚刚够我的医药费和寻医问药的路费以及房租。

  我把我治疗期间难看的脸拍下来,现在看看还能哭出来;照照镜子又能笑出来,我现在多美啊。有人说我皮肤好,天生丽质,我只是微微笑,不会说我丑得那么彻底过,我不道辛酸,是一种习惯。

  母亲总说我是个要强懂事的孩子,我是她的骄傲,从未让她失望过。这是多么令我自豪的话啊,我为此变得隐忍、克制、自立,不给家里、别人添麻烦,喜欢分担别人的压力。

  渐渐地,我发现,我成了一个让人依赖的人,带同学突击考试,赚钱补贴家用,教男朋友找工作,为闺蜜做出行规划,帮我哥看房子……

  有一天,我托人给我哥装修的时候,对方很吃惊地问我:哪有妹妹给哥哥操心这么多的?我有点懵,我便回复家里人,没找到合适的。我妈十分痛心,说我没有操心这件事,以我的能力,应该是小事。我这才明白也许有许多我拼尽全力才勉强完成的,都是我能力范围内的小事。

  有许多人在我身边哭诉过,因为我还是个安慰别人的高手。每次我躲起来哭的时候,我都希望有另一个我能像安慰别人那样安慰安慰我。

  如果只问我快不快乐,就我个人而言,“懂事”的孩子不会比“熊孩子”更快乐。

  04 懂事是个褒义词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快乐?

  事实上,“熊孩子”并不会更幸福,因为靠“撕心裂肺地哭闹”或“满地打滚”来达到目的的做法,并不值得仿效。

  “懂事的孩子也并不可怜”,除非父母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权力、事无巨细都压制着孩子的想法,无视孩子的心声。

  真正懂事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往往会更懂得遵守规则,体谅他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

  但是如果孩子懂事“过头”了,这就变成了顺从,已经是没有原则的“懂事”了。懂事的孩子是否快乐,关键在于父母。

  (来源微信公众号:可可狮早教育儿)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