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分享的方法 5个小窍门

时间:2016-10-11    作者:小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己的玩具,甚至为了同一件玩具而发生争吵或打架,也不愿意于其他小朋友分吃食物。这样独占性比较强的性格对孩子日后人际关系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与人分享事物。日常生活中应该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下面就为各位家长们准备了,如何引导孩子分享的方法。一起看看吧。

如何引导孩子分享的方法

▼分享行为的定义

  是指宝宝将自己所拥有的、能支配的物质与别人一起使用,将自己的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同体验的行为。分享是儿童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能力,学会分享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

▼分享行为的意义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享受,使其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心理健康,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

如何引导孩子分享的方法

▼如何引导孩子分享的方法

  1、满足宝宝对爱的需求

  请爸爸妈妈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和宝宝共处,不要忽视宝宝对爱的需要。否则,宝宝可能会失去已经获得的安全感。这种对父母的不信任,就可能在宝宝的社会行为上体现出来,比如不愿意与人分享。

  2、做出分享的榜样

  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与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宝宝偶尔做出分享行为时,一定不要谢绝,要诚恳地接受宝宝的好意,而且要谢谢宝宝,让宝宝体验到和大家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从而激励他继续这种行为。

  3、进行角色扮演

  给宝宝讲有关分享的故事,并和宝宝一起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宝宝来扮演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别人分享的角色,爸爸妈妈扮演接受别人礼物的角色,然后可以交换角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角色扮演,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使得角色的分享特征固定在宝宝的心中。这时,宝宝就真正从“小气”的宝宝成长为愿意和人分享的可爱宝宝。

如何引导孩子分享的方法

  4、在关键期加强引导

  1.5~2岁是儿童分享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抓住这个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比如在宝宝与家人共处时,、在与小朋友共处时,要引导他分享食物、玩具等,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期,促进分享行为能力的发展,更好地获得社会交往的技能。

  5、故事效应

  故事主人公也是孩子们模仿追捧的对象。如果七个小矮人能够和白雪公主分享林中小屋,小朋友也可以和他的小伙伴分享心爱的玩具,收获多一份的快乐。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寓言等方式,告诉孩子一些道理,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给孩子多点联系分享的机会,让孩子在分享中享受到乐趣,懂得分享东西的喜悦和必要性。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