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儿童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四个表现形式

时间:2016-10-22    作者:小鑫

  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出生下来是没有自理能力的,殊不知,宝宝从出生起就在不断的学习,争取自立和自理,可有些儿童会出现自理能力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导致儿童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儿童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导致儿童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家长因为工作忙,教育任务全依赖于长辈和幼儿园。这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3、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儿童自理能力的表现形式

  (一)自己吃

  刚出生的宝宝就会把头钻到妈妈怀中,自己找到乳头,主动吸吮。妈妈不必把乳头放入宝宝口中,只要乳头碰到面颊,宝宝就会自己找到。如用瓶子喂奶,4个月的宝宝就会双手抱着瓶子,自己将奶嘴放入口内。

  如大人用勺子给宝宝喂钙剂,开头宝宝会把勺子当作乳头,用吸吮的方式来吃,吞咽时会把液体溢到口腔外。不到两个月,宝宝就知道张开小嘴迎接勺子,吞咽时由于舌咽的协调,使勺子里的液体不再外流。到了3~4个月时,宝宝会将舌头伸出来舔食,能顺利的吃糊状食物。5~6个月的宝宝会用手拿饼干自己吃,能咀嚼并学会吞咽固体食物。也喜欢自己拿着小勺在碗里搅动,1岁时能自己用勺子吃几勺,能干的宝宝在15~18个月就会自己拿小勺自己吃饭了。

  (二)排泄

  大概两周左右,宝宝的排泄就会定时,如大人注意观察,在早晨吃过奶不久宝宝就会排便。可在1~2分钟前试把,让宝宝在方便排泄的体位,看到便盆,用声音强化,在这些条件下,如宝宝能排泄就抱起来亲亲,以示表扬。大概在满月前后宝宝就识把了,这是宝宝在学会逗笑后再学会的第二种条件反射。白天宝宝要排泄前,细心的妈妈会看出宝宝出现一些不安的表现,如扳动身体,脸红,使劲,发愣等,大人的观察越细心,成功率越高。许多宝宝也学会同大人合作,白天不用纸尿裤也能保持床铺的清洁。到8个月时宝宝能坐稳,就可直接坐在便盆上大小便,让宝宝认识便盆。到1岁会走时,宝宝就能自己找到便盆大小便了。

导致儿童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三)穿脱衣服

  3~4个月的宝宝会自己用腿蹬开过多的衣被,踢掉袜子。7~8个月的宝宝在大人穿衣服时会主动协助,如伸头入领口,伸手入袖或者伸腿入裤腿等。11~12个月的宝宝会自己脱掉鞋袜,会自己戴帽子,有些宝宝还能脱掉不结扣的衣服。

  (四)生活定时

  按时起床和入睡,定时吃奶,定时排泄,定时玩耍,使生活越有规律就越能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

▼教会儿童学习自理的方法

  为了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应当教给幼儿的是做事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包办、代替。例如:刚开学时,有的幼儿洗手的时候喜欢玩水,会把自己或旁边小朋友的衣服弄湿了。为了教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不弄湿衣袖。可以一边教一边做示范。洗手前挽袖子,我们会这样说:爬呀爬,一爬爬到山顶上,别让袖子滚下来。洗手时我们编成了顺口溜:“拧开龙头弄湿手,擦上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变泡泡,再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一甩,拿个毛巾擦干手。”就这样在老师的有意引导下,幼儿都学会了正确地洗手方法。现在,孩子们都养成了按顺序洗手,洗手时不玩水,会擦肥皂,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的好习惯。所以,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幼儿终身受益。

▼提供儿童学习自理的机会

  孩子都是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成长的。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相信他们的能力。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更多的锻炼机会。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说为了让幼儿学会扣纽扣,我们就设计一个《救救小鱼》的区角。利用彩色的花布做成各种造型的鱼,在鱼的身上钉上纽扣。然后设计情节,让幼儿来练习扣纽扣。例如:一条迷路的小鱼,被大岩石刮伤了,很痛很痛的,小朋友快快来救救小鱼,把它身上的鳞片找回来。幼儿就把半圆形的花布扣在小鱼的身上,当作鱼鳞。通过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有趣的故事,更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导致儿童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二)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幼儿分配一些小任务。

  孩子虽小,但是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可以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值日生;早晨帮妈妈一起给桌子和椅子排排队。上课帮老师发发作业纸,蜡笔等。中午帮老师一起发发勺子,分分饭碗,午餐后一起收拾餐桌等。下午帮老师一起收收杯子,理理自己或同伴的衣服。幼儿对这些活动都很感兴趣。常常会听到孩子抢着说:“老师让我来发作业纸。”“老师让我来送饭。”……

  (三)组织自理能力的比赛,激发锻炼的积极性。

  为了能更好的激发幼儿掌握好自理能力,并且检验幼儿掌握自理能力的情况,幼儿园可以组织多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赛。例如:“吃饭比赛”,比一比哪个幼儿吃得又快又干净。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幼儿可以得三颗红五星,吃饭有进步的幼儿也可得一颗红五星。每次午餐孩子们都积极地把自己的饭菜吃完,然后高兴地把空碗拿给老师看,从而会得到老师的“红星”奖励。我们还组织了“穿衣服比赛”、“穿鞋比赛”、“扣纽扣比赛”……正是这些比赛,既激发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又展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