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排不排卵 3大不排卵症状要注意

时间:2016-11-26    作者:小鑫

  排卵期是女性排卵的高峰期,但也有部分女性在排卵期也是有不排卵的现象。不少喜欢孩子的夫妻都会好好利用排卵期这一易受孕期,积极造人,但是却因排卵而未能如愿。那么怎么知道排不排卵?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怎么知道排不排卵 3大不排卵症状要注意

▎怎么知道排不排卵

  处于排卵期的女性会表现为基础体温升高、白带量增多、食欲下降等症状,女性可以通过以上症状,判断是否排卵。长期不排卵的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毛发旺盛、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等症状,要多加留意。

  如果长期不排卵,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值得注意:

  1、月经不规律:无排卵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月经周期少于21天,或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稀发或闭经,均应考虑无排卵的可能。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表现为周期经量、经色、经质均发生改变,月经周期不是提前就是推后,甚而闭经,多年不孕。

  2、身材高大、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则可能是中枢神经引起的性功能不正常。全身毛发增多,可能是卵巢或肾上腺分泌雄激素太多。乳头内有乳汁排出可能是血中催乳激素太多。

  3、另外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基础体温、宫颈粘液、阴道脱落细胞内分泌涂片,血内分泌激素等测定,以及B超、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区别不孕原因和类别。

怎么知道排不排卵

▎怎么知道有无排卵

  1、排卵期症状:排卵期常出现食欲下降、精力旺盛、性欲提高、白带增多、体温升高、排卵痛等症状。如无排卵,则不会出现以上症状。

  2、排卵试纸检测: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黄体生成激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知是否排卵。排卵发生在强阳转弱的时候,如果发现排卵试纸强阳转弱,说明24小时之内会发生排卵。

  3、B超卵泡监测:B超不仅可以测出两侧卵巢中是否有优势卵泡,还能测出优势卵泡的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测排卵和指导受孕性生活。

  4、基础体温测定:排卵时由于卵泡发生破裂,体内的雌激素急剧下降,导致体温降低。如果基础体温呈双相变化,即低温期后出现高温期,并维持13-14天左右,这表示有排卵。相反,如果持续低温,很可能是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不排卵。

  5、内分泌检查:排卵前雌激素高峰促成正反馈,黄体生成激素出现高峰值。峰后约36小时发生排卵,在排卵时黄体生成激素骤降。在排卵后,大约在月经来潮前一周抽血检查体内激素水平。

  6、子宫内膜活检:在月经来潮前2-3天刮取子宫内膜,通过活检了解子宫内膜的功能状态。如果内膜有分泌改变说明有排卵,如果有增生改变说明没有排卵。此外,还可以检查是否有内膜结核、内膜癌等其它病变。

▎怎样才能排卵

  一般来说,卵泡直径达到18-25mm才能正常排出。卵泡多大排卵是因人而宜的,有的长到15mm就排了,有的却要长到25mm。卵泡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正常卵泡直径应在18-25mm之间。

怎样才能排卵

  卵子是女性生殖器官卵巢产生的,女性出生时两侧卵巢分别有10-50万个初级卵泡,其周围有一层原始卵泡细胞也称颗粒细胞,其外有一层基膜。这些始基卵泡在女性的一生中每时每刻成批生长,但99%以上都在开始发育后不久,相继衰萎退化变成闭锁卵泡,在生育期内仅数百个卵泡完全发育成熟,排出成熟卵子。

▎不排卵有哪些原因

  育龄期女性一般每个月都会正常排卵。由于排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偶尔一次不排卵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如果长期不排卵,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又缺乏周期性的孕激素对抗作用,易增加患妇科癌症的风险。

  1、中枢内分泌紊乱。当中枢内分泌紊乱,促黄体生成素(LH)峰状分泌水平不够,无法激发导致卵泡壁被消化和破裂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学变化,从而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排卵的发生。

  2、妇科疾病。以盆腔炎为例,输卵管发生炎症时,输卵管会增粗、纤维化而呈条索状,甚至与卵巢、子宫以及周围器官组织粘连,形成质硬而固定的肿块,严重者会阻碍卵巢排卵。

  3、酶缺乏或前列腺素不足。纤维蛋白溶菌酶、活化胶原酶、前列腺素作用于卵泡壁的基底膜,消化卵泡壁导致卵巢排卵孔形成。如果此时酶缺乏或前列腺素不足,则会大大影响卵子的排出。

  4、高催乳素血症。催乳素影响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正常排分泌,从而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卵巢的排卵功能。

  5、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慌等应激状态中,可以造成血催乳素水平反复出现小峰值而影响排卵。这种情况多伴有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症状。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