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指月经期和月经期前后出现的周期性下腹痛,常发生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偶然发生在月经期后数日内。下腹痛呈痉挛痛和胀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内侧及肛门周围。可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或下腹部畏寒、大便频数,剧痛时可发生虚脱。下面一起来看看痛经吃止痛药有用吗。

痛经吃止痛药有用吗
现代女性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都比较快,压力也很大,痛经时甚至都希望能选择更高效治疗痛经的药物,避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众所周知,经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很容易被病菌入侵。虽然不少女性通过服用止痛药治疗痛经,但仍有一些人因为担心止痛药的药效和副作用而不敢选择此办法。
痛经时服用一些专业治疗痛经的止痛药肯定是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的,但是仍需要注意最好不要长期靠药物缓解痛经,容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痛经时选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如芬必得、消痛灵等,这样更从根本上对痛经达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是服用麻醉型的药品,则虽然效果明显,但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成瘾性。吃止痛药来缓解痛经一般适用于痛经情况严重或者应急时,最好不要每次月经来潮时都服用止痛药止痛。长期靠药物缓解痛经可能会导致最后吃什么药都没效果,只能前往医院打针治疗了。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痛经吃止痛药有什么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不管吃什么药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很多女性因为觉得吃止痛药治疗痛经不仅见效快而且很方便,所以每次月经时痛经都靠吃止痛药来止痛。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止痛药吃多了是很伤身的。众所周知,药物吃多了会产生耐药性,止痛药也一样,痛经时总是吃止痛药,到最后可能连止痛药都无法缓解疼痛了。

痛经时吃止痛药只治标没有治本!长期服用止痛药治疗痛经容易产生依赖性,这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造成痛经的原因有很多,痛经也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也就是你必须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从第一次来潮就开始痛经,还是之后的某一次月经开始痛经。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痛经在治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再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盲目服用止痛药缓解经痛,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痛经的原因有哪些
1、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
子宫颈管狭窄会导致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也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2、子宫的不正常收缩
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
3、遗传因素。痛经的确是有遗传的,所以一般母亲有严重痛经,女儿也很可能面临同样的状况。
4、内分泌因素
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也可能引起痛经。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比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5、妇科病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也易引起痛经。
6、少女初潮
少女初潮时由于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痛经。
7、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受到某些工业或化学性质气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也可能造成痛经。
怎样才能不痛经
1、保持饮食均衡,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经期注意忌口。
少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它们会使你胀气并且行动迟缓,应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吃多餐。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会令你神经紧张,造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会刺激小肠。行经前及经期尽量不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冰淇淋、烧烤、辣椒等。为了不受痛经折磨,姐妹们就暂时先收起这些你们最爱的零食甜品吧!
2、服用维生素类药物能有效应对痛经。
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6对经前紧张症有显著疗效,它能稳定情绪,帮助睡眠,并能减轻腹部疼痛。
3、补充矿物质也能缓解痛经。
钙、钾及镁等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因此有痛经情况的女性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4、多运动、练习瑜伽操。
瑜伽也有缓和经期不适的作用。瑜伽动作具体是,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在月经来临前夕,散步或进行其他适度的运动都能使你在月经期间痛经的几率大大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