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是个需要时刻关注的事情,从成功怀孕,到十月怀胎,到最后的分娩,期间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就是问题之一。许多孕妈妈对母婴血型的不同存在疑惑,担心自己和胎儿血型不合,导致血溶。那么母婴血型不合怎么办?一起来了解。
▎母婴血型不合怎么办
1.产前治疗
如果在产前已经通过检查得知胎儿患有溶血病,在分娩前就可以趁早治疗,来达到最好的效果。血浆置换的办法十分有效,可以减小孕妇血液中抗体的效力。如果胎儿心扉功能已经发育完全,建议尽早分娩。如发现胎儿贫血也可以给胎儿做输血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可以听取医师的意见,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等具有抑制免疫作用的药物,以减少进入胎儿体内的抗体。这种药物能够充分应对溶血症,不仅能抑制免疫,还有免疫增强的作用,可降低孕妇抗体对孩子血液的应激反应。在使用该药物时,每日一次,剂量要求少则400mg/kg,大则5000mg/kg。以4到5天为一个治疗。
每结束一个疗程之后可在接下来的2到3周内停止用药,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个疗程,重复治疗直到分娩。孕妇通常在妊娠第四个月开始治疗,当然,在妊娠第三月之前更好,因为尽早治疗,长期坚持对缓解病情的效果会更好。
2.产时处理
生产前时可能会出现窒息的情况,医护人员应事先做好复苏准备。此外,为了应对新生儿贫血严重的情况,分娩前要准备好换血的治疗方案。建议最好让胎儿自然分娩。
3.产后治疗
(1)光照疗法
利用光照能够使一部分血清胆红素改变性质,从而更容易从体内排出。蓝光在治疗中效果更佳,光度在160w到320w之间。照射过程可间断,但是要保证1到3天的照射时间。在治疗时要裸露身体,用遮光布遮住眼睛。蓝光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日光灯和太阳光里,所以也可利用这两种途径治疗。
(2)输白蛋白
每次静脉滴注1g/kg或者输25ml血浆。白蛋白是血浆中富含的蛋白质,利用白蛋白结合一部分胆红素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3)换血
通过换血可以消除血液中原有的致病因素,来达到预防的效果。换血的时候要换取换婴儿血容量两倍的血液,相当于约170ml/kg。之后若采取光照疗法,可以降低此项治疗的次数。
(4)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治疗并不十分有效,通常采用光照疗法。
▎母婴血型不合的表现
1.患病几率与病情
母婴血型不合发生频率较高的是O型孕妇对应A型或B型的胎儿,并且在妊娠过程中有一定的患病几率。每年都会有五分之一的母婴会有此类血型不合,但是发生溶血的几率更低,仅有0.67%,并且表现不明显,很少会引起家长的关注。
另外,黄疸伴随溶血发生的可能性也仅有20%,这说明产生黄疸的几率在新生儿中发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病情往往要比RH溶血病要轻。
2.临床表现
ABO类的血型不合也有可能在首次怀孕时产生,但值得一提的是,首胎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再次怀孕时所发生的溶血往往病情更严重。在胎儿期一般难以自然察觉病情,严重的则会危及胎儿性命,在生产时也会面临危险。
胎儿出生后往往患有贫血或黄疸,病情严重的话会伴随着贫血和黄疸的加重,并且影响婴儿的食欲和精神。有的会患上核黄疸,出现贫血症状,吐奶,痉挛,没有活力,严重者会在3到5天内死亡,即便幸免也大多会产生智力和运动障碍等一系列后遗症。
▎预防母婴血型不合的方法
1.孕前预防
O型血的女性若生产生育意向,要及时了解丈夫的血型。如果丈夫不是O型血那么就要警惕血型不合,去医院进行咨询,听取医生的意见,做好相应的检查。
2.孕期检查
怀孕四个月的孕妇要多多关注孕前检查中的血型抗体这一项目,该时期比较合适检测夫妇血型。医生会检查血型抗体情况以及孕妇血清中的两种抗体,来对胎儿患病的几率进行事先的预测。
3.预防RH溶血病
预防此种溶血病一定要在孕妇产生免疫反应前治疗,方法如下:
(1)如果Rh阴性血孕妇在初次生产Rh阳性的宝宝时并没有产生免疫反应,那么可在生产后3天之内肌肉注射145微克到435微克的抗RhDIgG,剂量最好为300微克。这样可预防孕妇发生免疫反应。
(2)Rh阴性血的孕妇如果曾发生过流产,那么不论是否血型不合,都要肌注300微克抗RhDIgG,尤其是怀孕12周以上的孕妇。
(3)如果孕妇在产前做过羊水穿刺,不管怀孕多少周都要肌注100微克抗RhDIgD。假如胎盘被刺破,则应该根据情况加大药物剂量。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要预防RhD溶血病只有这一种药物。在RH溶血症中,除了RhD溶血病已经有相应抗体之外,其他类型还未有对应免疫球蛋白,并无用来预防的药物。不同类型的溶血症,预防方法并不通用,除RhD溶血病之外,其他溶血病的预防方法还在探索之中。